第二百五十八章最后一次进攻(3)(1 / 2)

现代军阀 我是疯子 0 字 2021-11-09

 9日凌晨5点,中国导弹部队和炮兵率先发动反击,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敌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最后以一阵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机甲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p>

在炮击中幸存的敌兵无力阻挡我军的前进,中国部队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我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敌军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p>

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敌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我军的机甲部队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敌军缠住,进展缓慢。</p>

至5月1日中国第11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敌人两个步兵师和一个机甲师的退路,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被歼灭。但被围敌军仍拼死抵抗,正是由于他们的顽强抵抗为铁勒将德军主力从别尔哥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时间。</p>

6月1日中国收复别尔哥罗德,日占领敌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敌军物资。</p>

在、两日,由于中国机甲部队前进很快,而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敌军,负责进攻的中国机甲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铁勒元帅希望抓住中国这个弱点,他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等苏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后,实施反击。</p>

此时赵德伦将军对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敌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前线机甲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敌军逃脱。</p>

5月6日敌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铁勒元帅开始反攻,而此时中国的机甲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日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军对敌军的进攻未有察觉。我军正在重犯敌人之前在战役的错误。</p>

6日晚中国第11集团军的被德军包围,幸好由于中国第5近卫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11集团军的全军覆灭。7日在敌军的进攻下,我军被迫后退,随后中国第16集团军在8日被德军包围遭到惨败。</p>

战斗到6月8日,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敌军的反击虽然给苏军以重创,但铁勒元帅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中国部队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p>

其后敌军的反攻再也没能给中国一方造成威胁。9日中国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于当日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攻打哈尔科夫的战斗异常激烈,强大的苏第5近卫集团军最后只剩下了5000架完好无损的机甲。</p>

11日晚中国部队终于攻入城内,敌军开始全面撤出哈尔科夫,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沿途他们破坏了所有公路、铁路和桥梁,污染了水源、焚烧一切农作物,毁坏了建筑物。中国于1日收复哈尔科夫。</p>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中国部队歼敌约0万人,自身损失也达55,566人。</p>

库尔斯克会战中,敌军损失仆从军兵力约50万人,猎户人主力部队损失大约5万人。而中国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60多万,但会战的胜利使中国在东欧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中国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6月收复了基辅。</p>

库尔斯克会战在地外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影响丝毫不亚于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此后半个世纪后的时间里,当历史学家再次回顾硝烟散尽的库尔斯克时就会发现其实库尔斯克会战几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然而当时的双方却为早就注定已有所属的胜利进行了殊死的激烈搏杀,在库尔斯克上演了一场最终以猎户人的失败而落幕的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机甲大绞杀。</p>

自从战争发起后,地外战争中的惊人消耗不仅让猎户帝国帝国的后勤供给日益吃紧,而且战场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在不断缩减。他们从猎户帝国携带的后勤给养已经消耗的差不多,虽然可以利用地球上的资源进行一点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