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得中东者得天下(1 / 2)

现代军阀 我是疯子 0 字 2021-11-09

 中国有句话说的好:自古得中原者的天下,这恰恰说明了中原地区的重要。因为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最为富饶的地区,人口资源及其丰富,一旦得到这里将会使自己实力大增,也就增加了争霸天下的机会。</p>

而中东,在林峰眼中就相当于地球上中原地区,因此他也得出了一句话:得中东者得天下。</p>

</p>

中东地区向来是世界注视的焦点。其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65.%,占世界总销售量的/。谁想控制世界,就必须控制中东。</p>

在原来的历史上,美国成为超级强权是在二战之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大多数时间内实际上就干了两件事——扶持并掌控欧洲和日本;抢占中东这一战略要地。前者或许承担了道义上的义务,后者则是现实的称霸之道。</p>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便以资本主义国家“领袖”和世界超级大国的姿态积极“入主”中东,试图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控制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美国中东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p>

但是苏联的存在及其与美国的对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独霸中东的梦想。由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良好的地缘优势,使得其能与美国在中东展开积极的对抗。</p>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能与美国长期对抗的势力在短期内不复存在,世界的天平也突然失去了平衡。而美国也在不断调整其中东政策,同时也全力实施能够实现其最终目标的中东政策。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也很好的抓住了两个极好的时机:一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另一个便是“9?11”恐怖袭击。</p>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得以借机发动海湾战争,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大大增强,为实现其最终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9?11”恐怖袭击则给了美国足够的理由和发动军事经的“舆论空间”,使得其可以大胆的推行其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也朝其中东政策的最终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虽然美国深陷中东种族、宗教冲突的泥潭,但是这与其获得的巨大石油利益与军事优势相比,轻重自知。</p>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与“9?11”恐怖袭击使得美国得以快速“入主”中东,虽然效果有待观察,但是毕竟是填补了实力真空。</p>

在原来的历史上中国总体上却是这场盛宴的旁观者,然而中东的变化在触动世界的大格局,哪些政权倒台,哪些政权撑过去,很难与中国的利益毫不相干。</p>

中国在近代有着惨痛历史经历,所以认为当务之急是不顾一切的壮大自己。但是一味汲取经济战略资源而不肩负政治义务的做法却又势必加大其他大国对于中国的戒心与阻力,在国际舞台上,一味的汲取而不付出难免会遭人眼红,而且还是“异族”。这在大战略上是有误的。</p>

曾经一篇社评说的好: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中国不卷入中东各国政治进程的做法,使中国成了在那个地区没有敌人的“不倒翁”。但一分“不付出”,就一分“不收获”,中国现在眼看着美国在那里布局,我们可以分析未来新中东对中国的利弊,却很难主动影响它。</p>

中国在数千年之内一直扮演着一个内向型发展的区域性大国角色,在近代被迫卷进了日益联系的世界舞台,但却始终未对超越这一角色做出充分的准备,尤其在外交事务上。</p>

自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外交辞令总是显得涵蓄、空洞,以至于容易被人误解,似乎什么都没说貌似也什么都说了;最为致命的是,以东方人的思维与说话方式来表达外交立场与策略,而很少去研习西方人的历史与文化特征。</p>

中国对外战略的终极目标便是实现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内圣外王”之道。这在明朝体现的最为明显:明王朝的很多附属国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实力让众多的国家服气、“臣服”而自愿加盟的。这便是将来中国统一世界的理想模式,虽然它有足够的武力征服其它国家,但它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靠自己的实力与道德说话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