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重组台湾舰队(1 / 2)

现代军阀 我是疯子 0 字 2021-11-09

 去年南中国海一场大战,让中国台湾舰队损失惨重,甚至旗舰孔子号航空母舰也被击毁。这是台湾舰队自组建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差点就让该舰队一蹶不振。关键时候台湾军方的灵魂人物林峰从火星返回地球任职,经过他的一番运作,最后台湾舰队的重建工作逐步纳上正轨。</p>

战时体制要比平时的建造速度快很多,没用多久,中国台湾舰队就补充了所损失的所有主力军舰,包括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大约近百艘军舰陆续交给了台湾舰队。这支重组的台湾舰队体现中国未来0年海军发展之方向。</p>

自从中国发展出天军之后,在军方和民间都一直充斥的一种争论:未来海军到底还有用吗?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这种争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直持续到地外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全面检验海军作用的最佳考场。</p>

地外战争前期,世界各国的海军在猎户帝国面前不堪一击,在猎户人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各国海军纷纷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全军覆没。面对这样一边倒的局面,中国海军将士们同样信心不足,一开始中国海军就避免单独遇见猎户帝国的飞碟大队。</p>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猎户人有感于自身兵力的不足,开始组建一些仆从军,这里面就包括部分海军。猎户帝国海军的出现,让中国海军找到了自己的攻击目标,他们开始从沦为陆军的补给队这个角色,转换成一支有着独立职能的军种。</p>

南中国海两场海战虽然还是以仆从军海军为主要打击对象,但其中也有海军舰队独立对抗猎户帝国飞碟大队的场景,虽然最后损失惨重,可也让中国海军摸透了对方的虚实。同时明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p>

从南中国海这一战看出,如果海军在没有足够海军航空兵或者陆军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要想利用自身的对空能力对付敌人的飞碟攻击无疑是痴人说梦。这也是各国海军轻易就败给对方的最大原因,就算是安装各种新型大炮和防御系统的中国舰队也不例外。</p>

海战中中国城市级驱逐舰所安装的各种激光炮和粒子炮、电磁炮似乎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面对猎户人飞碟的攻击,这些大炮根本来不及做出应有的反击。反而一些舰载直升机和巡逻机可以充当一部分火力支援。</p>

这也让中国海军从另外一种“大舰巨炮”的思想中挣脱出来,再次转向“海军航空化”方向。但是按照传统的思路,要想增加一支舰队的空中打击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舰载机的数量,要想增加舰载机的数量就必须增加一支舰队中航母的数量。</p>

但是,从海战中反映出来的另一问题就是:身形巨大的航母很容易成为敌人的首要的攻击目标。一旦航母遭到致命打击,这对整个舰载机群来说都是一场灭顶之灾,因为舰载机在失去了航母支援之后,她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也翻不了天。</p>

总结了前后两场大海战的经验之后,中国海军开始走上了“小型化、航空化”的方向,虽然谁也不知道这条路到底对不对,可是,这是中国海军从血与火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将来还要经受住战火的考验。最新一轮的军舰建造计划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p>

而正在重组中台湾海军就充当了整个中国海军舰队的“开拓者,探路石”,这次整个航母编队采取多航母编队,其旗舰为“孔子号”和“墨子号”、“荀子号”三艘万吨级核动力航母。这三艘最新的航母完全就是中国最新技术的集中体现,其中为了增加航母的空中打击能力,该型航母配备了大量无人智能攻击机。</p>

由于无人智能攻击机“身形娇小”,使得这款轻型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仅仅比原来孔子号航母少了10架,最终达到了75架,这还不包括6架武装直升机和4架巡逻机。这样下来,整支编队仅靠三艘航母就可以提供超过5架舰载飞机的支援。</p>

在重组的台湾舰队中,还受众人关注的就是其他主力水面军舰的变化,其中城市级驱逐舰的排水量直接降低到5000吨,虽然吨位变小了,但是它的火力并没有下降多少。撤销了原驱逐舰上一些近程机关炮和传统舰炮,安装了最新的远程攻击利器:电磁炮、粒子炮、激光炮。同时用于防空反潜作用的中华神盾系统赫然在列,这些布置大大增加了新型驱逐舰的远程打击能力。</p>

另外,最引发国人热议的是,该型驱逐舰竟然还可以起降5架无人智能攻击机,一支编队按照0艘驱逐舰算,这样一来整个航母编队的驱逐舰又可以为舰队提供150架舰载机。这同样是一支庞大的空中打击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