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阿富汗特种作战(八更求鲜花、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1 / 2)

现代军阀 我是疯子 0 字 2021-11-09

 1979年1月7日,苏军入侵阿富汗,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1980年1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合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p>

</p>

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十几支穆斯林爱国武装在喀布尔市郊、坎大哈、赫拉特和全国的山区要塞展开了抗苏斗争。其中的几个抵抗组织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开展抵抗苏军入侵的斗争。</p>

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后于1980年月、4月和6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p>

阿富汗国家的地形也有利于进行山地游击战,这是个内陆山国,全国4/5的面积是山地。由于空运只能解决每天00~00吨的补给量,对10万之众的侵阿苏军无异杯水车薪。苏军绝大部分的后勤补给任物都依靠卡车运输。</p>

从苏阿边境到阿富汗腹地只有~条战略公路。例如,从捷尔梅兹出发的苏军补给车队要开400千米才能到达喀布尔,途中还必须经过许多险要得山地。一般来说,一辆满载的军用卡车开到80千米/小时是没问题的,但是编队行驶时速度能到50千米/小时就很不错了。一个大型的补给车队只能以0~5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军,车距50米左右。</p>

而且在阿富汗这样的高原地区,车辆通常只能装载平原地区1/的物资。即使再没有民用车辆阻塞和游击队袭击的理想状态下,每天最大运输量只能达到000吨,而实际上苏军补给每天能有1500吨就很不错了。这些物资只够苏军维持~个师规模的持续作战行动。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这些满载弹药和燃料的卡车队是最好的打击目标。</p>

美国在得到中国和巴国的允许之后,很快在巴基斯坦国内建立培训反政府分子的基地,阿富汗人在这些基地内接受美国军事人员的训练和装备,然后通过阿巴边境潜入阿富汗打击苏军的补给线。</p>

林峰为了搜集苏军的情报,陆陆续续派遣了几批特战人员进入阿富汗进行特种作战。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1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潘杰希尔谷地。</p>

这个谷地全长100多公里,宽10余公里,其北口控制着著名的萨朗隧道,是喀布尔通往前苏联边境战略通道的咽喉。</p>

1980年,8月底,中国特工在这里会见了阿富汗抵抗组织领导人马苏德。马苏德195年生于阿富汗潘杰希尔的塔吉克名门望族,其父是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统治时期的一名退休准将,他在六位兄弟中排行老三。马苏德曾在喀布尔的法国中学就读。</p>

197年他在喀布尔大学工学院学习,大学一年级就退学加入反对达乌德政府的抵抗组织,遭到镇压后流亡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在流落外国期间,马苏德系统研究了毛*东、格瓦拉和戴高乐的游击战思想。1975年,马苏德重返家乡潘杰希尔谷地组织反政府游击队。</p>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他领导的游击队已经有数百人。在游击作战的实践中,马苏德掌握了游击战的关键要素:奇袭、精心的组织、快速的集中和分散兵力。每当有侵阿苏军车队经过萨朗隧道的公路时,马苏德派出的游击小组就会在路上布雷,然后在附近的制高点伏击敌人。</p>

当敌人的车队进入伏击范围时,散布在山上岩洞和石缝内的狙击手会击中车队第一辆车和最后一辆车的轮胎和油箱,其它游击队员就会用密集的火力攻击整个车队,攻击完成后游击队员立刻撤离,从不坚守山上的阵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