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八、挺进华县(1 / 2)

 大小二曹一起默然,他们带兵多年,当然很清楚官兵在百姓心目中是什么样的风评。.org</p>

明末时期,政府在百姓心中已经失去了公信力,尤其是在几个动乱比较严重的地方,西北、中原、西南等地,政府不被广大老百姓信任,甚至连士绅和商人们,也不喜欢朝廷管他们。</p>

原因太简单了,以杜文焕为代表的一群朝廷武官们,剿匪说不上多厉害,杀良冒功倒是一流的水平,许多在匪患区的良民村庄,并不是毁在贼人的手里,实际上却是毁在官兵手里的。这些官兵不但杀害平民,还勒索乡绅和商人们,要求他们出钱出粮劳军,甚至私闯富家大户,奸淫掳掠,无恶不作。</p>

武官这副德性,文官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不像武官那样可以直接去抢人,于是就捏造伪证,陷害忠良。点灯子赵胜仅仅是在庙里点灯夜读,就被污蔑为想要制造兵书谋叛,结果他真的被逼得反了……像赵胜这种是被逼反的,但还有许多富家大户不敢反,他们组织乡勇抗匪,明明立下大功,却反被贫官污蔑说他们要造反,就只好拿钱消灾,在贪官们一次又一次的勒索中,最终落得家破人亡,乡勇军也被迫烟消云烟。</p>

国之将亡,妖孽丛生,不光是建奴和贼寇在威胁着大明皇朝,就连朝廷官员们也在当着帮凶,争相比试着谁先把自己的国家弄倒!</p>

</p>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只贼军能给治下的百姓提供安稳的生活,这些人凭什么要投向朝廷的怀抱?他们投回朝廷的怀抱就不怕被治个通匪的罪名么?</p>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这就是百姓们对朝廷的看法。</p>

大小曹将军想到这里,不由得摇头长叹。</p>

朱元璋也不来理会他们,任由他们自己看,自己想。</p>

第二天,朱军起拔西行,逼向潼关。</p>

此时的潼关里应该还留着两千五百名西安精兵,以及曹文诏麾下那些被打散了逃回潼关的士兵,大小曹将军本来以为贼军会在潼关遭遇到官兵的抵抗,不料到了关下一看,潼关已经成了一个空荡荡的关卡,里面的驻军早已连夜逃窜,跑得不知踪影了。</p>

两曹大怒。</p>

随后朱军居然就在潼关里驻扎了下来,摆出一幅不急着进军的态度。大小曹将军不知道朱八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天天跟在朱八的后面,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p>

看了几天之后,他们就明白了,朱八停下来不动,是为了联络南边的横天王、混十万、冲天柱军,并且与南路军配合作战。</p>

这只朱军与二曹以前见过的所有贼军都不同的地方,从这里就可见一斑,别的贼军都是自顾自的乱冲乱窜,但朱军却并不是自顾自己,这只军队一边行动,一边密切地注视着天下大局,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规划在天下的整体局势变化之中。这种纵观天下的眼界,远超别的贼军数百倍。</p>

数日之后,武关那边的贼军传来消息,原本驻守在武关的洪承畴部,在听说朱军攻破潼关之后,用最快的速度从武关撤走了。</p>

原因很简单,朱军破潼关之后,向西进只需要再攻破华县,就可以摸到西安的屁股。洪承畴如果还驻扎在武关不动,说不定兵力空虚的西安就要被摸掉。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西安城的重要性远超武关,洪承畴只好放弃武关,退驻西安。</p>

如此一来,横天王、混十万、冲天柱等人的三万贼军,便轻易地从武关入了陕,开始向着广大的陕南地区挺进——</p>

就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候,白水城中的李轻水,正急得上窜下跳。</p>

听到潼关陷落,贼军再度入陕的消息,李轻水顿时就坐不住了,带了两个心腹,直奔朱元璋的家,把大门敲得碰碰作响。朱元璋此时正在潼关,当然不在家中,秋叶抱着正在流鼻涕的小朱芷来开了大门,将李轻水迎了进去。</p>

李轻水急吼吼地问道:“嫂夫人,请问朱总教头去了何处?现在贼兵入陕,形式十万火急,他居然正好不在家,这可如何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