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三线作战之宛城激战(二)(1 / 2)

 有了第一次成功借箭的经历,使得高顺甚为兴奋。第二日在白天经历了艰苦的守城战之后,夜里高顺故技重施,又从刘表军那里借来五千余支箭。</p>

等到了第三天的夜晚,高顺依旧命令士兵将草人放下城墙,可这次等了一会儿之后,敌营之中却没有任何动静。</p>

高顺知道,自己的计谋可能被对方看破了。</p>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很高深的计策,对方只要不算太笨,射个两三次箭差不多也就能看出蹊跷了。</p>

更何况,对方营中不乏智谋高深的谋士,甚至还有个神鬼莫测的诸葛亮存在。</p>

事实上,在高顺第一次施行草人借箭的时候,诸葛亮就让刘备去劝告蔡瑁,不要用箭矢射击,只需据营而守、小心提防便可,只可惜蔡瑁没有采纳刘备的进言,执意用弓箭进行射击,白送给曹军箭枝。</p>

这时,郭嘉提出建议,对方既然看出被降下城墙的不是真人,不妨将计就计,将士兵们用绳索送下城去劫营,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胜果。</p>

郭嘉的建议着实让高顺心动了好一把,不过等他静下心来仔细考虑,心中却是顾虑颇多。</p>

郭嘉多智,号称鬼才不假,可谓算无遗策。然而敌军营中的诸葛亮,更是被后世的鲁迅先生誉为多智而近妖的可怕人物,郭嘉能想到的,诸葛亮应该也会想到吧。</p>

说不定,现在刘表军营中,就埋下了伏兵,等着我军自投罗网呢。</p>

如果是换做其他人,高顺不会对郭嘉的谋断有任何怀疑,可是面对这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不得不随时小心应对。</p>

尽管知道后世的诸葛亮已经被过分神话,而被鲁迅先生称为“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也只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一位。可尽管如此,面对着真实的诸葛亮,高顺还是觉得有很大的压力,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p>

高顺认为郭嘉的提议或有失败的可能性,不过徐晃却被郭嘉说动了心。在宛城之内,高顺只是帮助徐晃守城的将领,徐晃才是镇守宛城的主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