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阵(三)(2 / 2)

这个张郃不但能够布置出两仪流泉阵这般高深的阵法,而且能通过长戟的使用,让全军取得武器长度上的优势,从而改变两仪流泉阵杀伤性不足的这个弱点,这是何等厉害的练兵能力。</p>

此人来日必会成为扬名天下之良将!曹操如是叹道。</p>

此时战场之上,张郃的大戟士可谓完全压制住了高顺的陷阵营,不给对方一丝反扑的机会。</p>

看着眼前对己方极为不利的战局,曹操心急如焚。只见其双手紧握,指甲都已经将掌心上的皮肤给刺破了。</p>

高顺虽然也是领兵高手,但终究不是完人,更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高顺此役最终没能力挽狂澜,曹操也无法苛责于他。</p>

不过此役若败,后果不堪设想,哪怕他曹操想苛责高顺,估计也没有机会了。</p>

作为旁观者,曹操当然看出了张郃所布之两仪流泉阵,其弱点是什么。</p>

机动性不足,这是两仪流泉阵的最大弱点,或者说是这支大戟士所设两仪流泉阵的最大弱点。</p>

大戟士的武器乃是长达一丈五尺的长戟,古今中外,使用超长武器的兵阵,机动力的欠缺历来就是不变的弱点。</p>

</p>

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枪阵——马其顿方阵,其机动力不足的弱点更是凸显到了极致。由于马其顿方阵所使用的武器乃是长达十八英尺(将近五米五)的长枪,导致士兵们在阵中只能正步向前走,连横向移动都很难办到,更遑论后退了。这么一支机动力严重欠缺的兵阵,即使能扬名一时,终是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之中,罗马军队以速度优势绕过马其顿方阵的正面,迅速击溃其侧翼和后方,导致闻名欧洲之马其顿方阵的覆没。</p>

大戟士所使用的兵器之长度较之于马其顿方阵有所不及,因此在机动力方面所显现的问题也没有马其顿方阵那么严重,但长度超出常规制式兵器许多的长戟,还是导致了大戟士们移动速度的下降。</p>

虽然大戟士并不像马其顿方阵那样,位于阵中的士兵连横向移动都难以做到。可以说,这支大戟士在移动角度上并没有问题,甚至根据阵型的变化需要,这支大戟士还能较为灵巧地往不同的方向进行方位的转换。但是,能向不同方位进行移动也好,能做到局部范围内的灵巧移动也罢,并不能改变整体速度不快的这一不争的事实。</p>

如果先前高顺没有指挥陷阵营正面冲击大戟士,而是利用速度优势,分出一半人马绕到大戟士的两翼,正面和侧翼同时发动夹击的话,局面会比现在好得多,胜算也将大上许多。两仪流泉阵虽然是一种极为高深的阵法,但由于大戟士所使用的武器都是长戟,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间隔空隙也比较大。也就是说,这支大戟士所发动的两仪流泉阵,虽然杀伤性要比一般的两仪流泉阵要大上许多,但从阵型而言却要更为松散,如果高顺同时从侧翼和正面发动夹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冲破敌阵。</p>

只可惜,既定的战局已无法改变,现在的事实就是陷阵营被大戟士围困在阵中,苦战不得脱身。</p>

究竟该怎么办,高顺紧咬牙关,苦思对策。</p>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挺枪策马,突入敌阵,直冲至张郃处,手起枪落将其刺死。</p>

张郃乃大戟士统帅,同时也是全阵的指挥者,只要他一死,其阵自溃。</p>

但可惜的是,所谓斗阵,比的乃是士兵所列军阵的作战能力。身为军阵的统领者,高顺和张郃可以坐镇指挥军阵该如何进行拼斗,却不能亲自下场厮杀,否则的话就不是斗阵,而是斗将了。</p>

像前几年曹操侵攻徐州,在彭城之外陷阵营和陈到的白眊兵斗阵,身为两军统领的高顺和陈到就没有亲自下场厮杀。(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