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崔氏翘楚恶计顿生(1 / 2)

唐师 离人望左岸 5229 字 2019-09-17

 崔余庆乃博陵崔氏青年才俊之中的翘楚,行事大度而有节,颇有乃父之风,深得文官集团的重视,然则毕竟年纪尚小,能够担任一州别驾,已然羡煞旁人。

可作为崔氏子弟,哪个不是心比天高,又岂能止步于此,再者,如今慕容寒竹抛开长孙无忌,独撑李治,深得李治器重,如今已是左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位列九卿,可直达天听,崔氏虽为高门大阀,却仍旧(www.hao8.net)需要仰仗慕容寒竹的力量。

想当初慕容寒竹也是崔氏的个中翘楚,人中龙凤,然而因痴迷于光化,竟抛弃了大好前途,随嫁到了吐谷浑,如今辗转归来,竟然将光化也迎了回来,并封了国夫人。

这一切都让崔氏再次看到了慕容寒竹的价值,慕容寒竹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李治奉献了诸多安稳民生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够得以实施并迅速见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博陵崔氏在背后推波助澜,发动诸多名门望族,为之摇旗呐喊。

崔敦礼起初能够入得李治法眼,就多亏了慕容寒竹从中调剂,这也让崔氏一族的利益,与慕容寒竹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慕容寒竹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他的目标从来不是当某个人的死忠心腹,他也从未想过要在长孙无忌的门下当走狗,所以他察觉到了长孙无忌对李治的傲慢之后,他开始有意挑拨二人的关系,并果断地选择了李治这边。

长孙无忌或并无反意,因则他本就没有帝皇之相,哪怕李治再懦弱无为,他也不敢篡夺皇位,他只是以开国元勋自居,以帝师国舅自傲,想要替这个没出息的外甥,好好守下这座江山。

可李治自觉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长孙无忌的唠叨啰嗦,长孙无忌又生怕自己失了权势,总想把持李治的想法,这才给慕容寒竹有了可乘之机。

他想要协助李治对付长孙无忌,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力量,而太宗皇帝贞观年间不断打压氏族门阀的势力,关陇山东等千年大族都遭遇到了排挤和压迫,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李治上台,正是诸多世家再度崛起的好机会。

再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比协助李治把长孙无忌踢开,还要更容易得到李治的信任,为世家望族谋求利益?

崔余庆很清楚其中的关键,要知道,慕容寒竹可是他们这一辈年轻人的偶像,他对慕容寒竹更是仰慕到了极点。

在他们的眼中,将慕容寒竹称之为隐相都不以为过,若说慕容寒竹还有些什么遗憾,那么这个遗憾自然就是徐真了。

慕容寒竹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一步步从吐谷浑归来大唐,又以极为敏锐的政治嗅觉,搭上了长孙无忌这条船,进入了李治的班底,再到如今成为李治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当然了,前提是,没有徐真这个人!

他徐真似乎天生就是慕容寒竹的克星,慕容寒竹可谓算无遗漏,然而每次与徐真的交锋都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徐真成为了整个文官集团最为厌恶的人,这其中,未尝没有崔氏在煽风点火。

崔余庆乃崔氏的青年领袖,自然对徐真拥有着与生俱来的抵触,于是当骆弘义找他商议对策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趁机将徐真拖进来!

徐真逆转吐蕃局势,在吐蕃搅动风雨,成为吐蕃国师,拥有数十万信众的事迹,早已传回了大唐,听说当今圣上亲自下旨,让徐真归唐来接受封赏。

虽说国师只是一个宗教虚职,然而徐真乃大唐军方的砥柱,哪怕被外放到吐蕃充当使者,也不该接受吐蕃的国师册封,此举激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抗议,认为徐真不忠不义,有叛国之嫌。

而对于军方的官员而言,徐真此举就如同当年一人灭一国那般,乃智勇双全的无双帅才之举,非但没有文官集团所言那般龌蹉,反而增长了大唐威风,让吐蕃对我大唐更加的敬畏!

李治想要摆脱长孙无忌的干涉,出了慕容寒竹这一支世家力量的代表之外,自然少不了军方的支持,慕容寒竹早已探听到李治的心意,此次将徐真召回国内,正是李治想要重新启用徐真,让徐真接替李勣,成为军方第一人的前兆!

这则消息送回崔氏之后,诸多崔氏弟子纷纷献言献策,然而却没有任何妥当的办法能够阻拦徐真归国,亦或者扭曲徐真在李治心目中的形象。

是故,崔余庆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这是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能够让徐真栽在这里,那他就能够替慕容寒竹解决掉徐真这个唯一的遗憾,没有了徐真,李治只能对慕容寒竹言听计从,这才是他们这些千年大世家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一旦自己拿下这件泼天大功,今后的仕途再无阻碍,他就能一跃成为氏族娇子,与自己的偶像慕容寒竹并驾齐驱,甚至能够赶超自己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