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蛛丝马迹(2 / 2)

宰辅 尹三问 4955 字 2019-08-24

李元恍然道:“说明是一次战斗中重伤……”

赵铮笑道:“这就对了,应该是某一场激烈的战事中重伤之人……去枢密院以及当年的老兵和将领核实,不管是死人还是活人,看是否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是!”

“还有这个……”赵铮拿起那件偏墨绿色的外衣,心中觉得好笑,利用仿生学进行战场伪装的历史果然悠久。绿衣与柏树树叶的颜色十分接近,躲藏其上若是不仔细,当真是很难发现。

“丝质,青绿色!”赵铮转身看着李元,问道:“你想到了什么?”

“这……”李元迟疑道:“寻常人穿麻布衣,丝绸少有,而且这质地和染料似乎都非同一般……”

“这就对了,丝织作坊和染坊似乎也是我们调查的对象……”赵铮笑了笑,目前能够发现这些线索已经殊为不易了。

“属下立即去办!”

赵铮拉住匆忙的李元,语重心长道:“着急做什么?记住了,一定要秘密进行。记住,有句话叫杀人灭口,如果你不想为更多知情者收尸的话,千万小心!”

“是!”

……

赵铮走了,自有皇城司仵作和手下收拾残局,同时也将消息禀奏给官家。

赵匡胤接到消息的时候,人已经在后宫福宁殿,皇后王氏的住处。虽说是皇帝了,但家庭生活同样不能少,出城在外许久,自然也冷落家人许久。

今次回来,先去母亲杜太后处请安之后,赵匡胤就来了妻子这里。王氏是他续弦所娶,原配妻子是贺氏,可惜福气薄,等不到丈夫登基称帝就去了。不过被追封皇后,还留下了一个儿子赵德昭是身份尊贵的皇长子。

王氏嫁给赵匡胤之后,夫妻感情和睦,还有一个儿子赵德芳,如今两岁不到。赵匡胤将小德芳抱在怀中,满脸爱怜。走的时候,儿子还在怀中抱着,而今已经能够蹒跚走,偶尔还能小跑两三步。

这个年岁的孩子,最为可爱,自然而然也能引发赵匡胤的慈父情怀。

“父皇……”赵德芳已经会讲话,虽说时常语焉不详,但呼唤亲属倒是没一点问题。

“真聪明!”赵匡胤感慨道:“皇后教子有方啊,朕已走数月,德芳都已经能说能走了!”

“官家征战在外,照顾孩子自然是臣妾分内之事!”王皇后道:“现在孩子小,妾身尚能言传身教些许,待孩子大些以后还要官家多费心教导。”

赵匡胤随口道:“那是自然,德芳自小聪明,自当悉心教导,当来定大有可为……”

王皇后却摇头郑重道:“陛下,德芳还小,或有几分可爱,但聪明还差很远。倒是德昭,聪明懂事,孝顺知礼,是个不错的好孩子。如今年岁差不多了,臣妾寻思,官家是不是该给德昭请几位先生了。”

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赵匡胤而今只有赵德昭与赵德芳两个皇子,都是嫡出。不同的是德昭之母贺皇后已经去世,而现任的王皇后则有赵德芳。如果她有私心,为儿子德芳争取储位是有便利的。

但王皇后贤惠,他对贺皇后留下的几个儿子都视为己出。如今丈夫坐稳皇后,将来这太子之位必定备受关注,她不想两个“儿子”之间有嫌隙,或因此生出许多波折来。所以通过为德昭请师读书的提议,向赵匡胤表明心迹。

赵匡胤当然明白妻子的良苦用心,有如此贤惠的皇后,对他而言是幸事。点头道:“是啊,德昭不小了,起居之事你多费心,其他的朕来操心就是了。”

赵匡胤觉得,是该做点什么,不过没有太过深远的打算。毕竟自己才三十多岁,春秋正盛。两个孩子还小,将来说不定还有更多皇子,传承的问题暂时不必考虑。眼下倒是这江山稳固之事,还需要多费神。

也不知道……赵匡胤正想着的时候,一名内侍进来奏报道:“陛下,赵铮大人那里有进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