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思源村,再无牵绊(2 / 2)

“对,他们跟咱们没有关系了。”李画敏赞同丈夫的说法,继而讥笑起来,“这几天来,那世勇哭得不成人样——他不远万里跑到京城,费尽心机谋到个七品的小官,因为奶奶过世,就这样泡汤了。世华哭天抹泪——他到省城的衙门做事几天,刚做那些升官发财的美梦,因为奶奶过世而消逝。三年之后,他们是否能够谋到官职,是个未知数。”</p>

赵世宇缓缓吐出两个字:“活该!”在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身上,赵世宇感受到的只是冷嘲热讽、不可一世和后来的嫉妒。既然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哥哥,自己何必认他们做弟弟?</p>

听出他话中的郁闷,李画敏轻声说:“宇,都过去了。就当我们从来没有来思源村认亲,就当那里发生的种种,是一场梦。”</p>

“对,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后,一切都成为过去了。</p>

马车缓缓穿过桃源镇,向长乐村而来。</p>

马车在赵家的灰沙庭院停下。</p>

裕叔到田地里护理秧苗没有回来,月娘独自坐在大门口做针线。赵世宇跳下马车,第一件事就是叫兰花去请老郎中来,然后顾不得众目睽睽,小心抱起李画敏回屋里去。月娘心慌地看儿子抱儿媳妇在跟前走过,要跟随去看个究竟,又觉得不方便。</p>

周妈妈走近说:“老太太,没有大碍,夫人是因为跪下的时候过多,有点不舒服。”</p>

月娘放心不下:“敏敏如今怀孕,这事可不能大意,得马上请大夫。”</p>

周妈妈告诉说:“老太太,老爷已经派兰花去请大夫了。”</p>

月娘再无心做针织,也没有心思理会欣欣和燕儿,坐在大门口等老郎中来到。</p>

房间里,李画敏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赵世宇坐在床边,心疼地看媳妇。</p>

老郎中跟随兰花来到赵家。月娘领老郎中到房间,给李画敏把脉。老郎中把过脉,说是孕妇困乏所引起的胎动,又快临盆了,问题不大,留下两包药材离去。</p>

李画敏喝过粥,服过服,睡过去了。</p>

好困!在思源村的时候,李画敏要随时提防着,不让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下手,还要留心保护两个孩子,虽说是呆在居住的小庭院里,却也没能安心地歇息过。</p>

赵世宇在床前守候有一段时间,看到媳妇睡得安稳,叫来周妈妈守候,走出房间。</p>

用过午餐,赵世宇唤来顺子,叫他陪同车夫回县城一趟,接来早就选定的奶娘和丫头。月娘指挥春梅、晓梅,把靠近东正房的廊屋布置成产房,随时预备孩子出世,又派人到镇上与有名的稳婆说妥,一有情况马上派人接她来赵家。</p>

李画敏在床上躺了两天,服过两天药后,腹部的隐痛消失,可以出房间了。每天的清晨和黄昏依旧到自家的大路上散步,赵世宇放心不下,总是陪同媳妇一起散步。</p>

此时,杨奶娘和丫头冬梅已经从县城来到长乐村。这杨奶娘和冬梅,是赵世宇到省城时,李画敏和婶娘精心挑选的。杨奶娘高大结实,只看胸前这两座耸立的“小山”,就知道奶水充足;冬梅中等身材,圆圆的苹果脸,皮肤黑黑的,最大优点就是擅长针线活,这两个新到来的奴婢,依旧是“中用不中看”。李画敏挑奴婢的说法:奴婢本就是买回来干活的,没必要买个花枝招展的;俏丽的奴婢只知道梳妆打扮,没心思干活。</p>

</p>

顺子在接杨奶娘、冬梅的时候,照赵世宇的吩咐把绿鹦鹉带了来。欣欣和燕儿除了到果园摘水果吃,摆弄小家具,又多了一项教绿鹦鹉学舌的“工作”。</p>

月娘和周妈妈、杨奶娘、冬梅等人抽空做了许多婴儿衣服,月娘又找出许多柔软的棉布剪成尿布,都在沸水里滚过后,晾晒干爽,由杨奶娘收到箱子里保管。冬梅的针线活,赢得了月娘的夸赞。</p>

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小宝宝出世。***(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