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各方动态(2 / 2)

如果是平常,王庆平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就算是巡抚大人强行命令,到最后也会克扣下一两千两银子,可是现在巡防营关乎到太原能不能守得住,王庆平可不敢拿自家的性命开玩笑,很是痛快的答应道:“是,大人。”</p>

吴秉国发了一通脾气,见巡抚大人如此安抚,也冷静了下来,旧军与新军不同,根本入不了革命党的眼中,如果太原落到革命党的手中,那他们这些旧军将领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因此吴秉国也很识趣的保证道:“谢大人恩典,请众位大人放心,我们巡防营中路一定会尽最大努力防守太原的。”</p>

山西也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围绕着政权问题存在着三种政治势力的角逐。</p>

除了革命党和清廷在山西的统治力量外,还有着第三种势力,那就是立宪派。立宪派以省咨议局参议长梁善济和督练公所总办姚鸿发为首,他们同样在武昌起义发生之后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变化,当然也感受到了新军与巡防营旧军之间的动作,因此山西立宪派的人物之间互相传递消息,来回商议。</p>

10月28日晚上,对于一部分有心人来说,注定了彻夜难眠。</p>

漆黑的夜色下,几个身着长袍马褂的中年人,轻轻的叩开了梁善济家的大门。</p>

梁善济身为立宪派的元老,同时也是山西立宪派的首领,在这个时刻自然要组织山西立宪派的成员商议对策,究竟是帮助革命党还是满清朝廷,现在需要下定决心了。</p>

“梁议长,你倒是说句话啊,我们到底是帮助官府稳定局面呢,还是要帮助革命党拿下太原,现在需要下决心了,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明天巡抚大人就要下令第85标开拔了,到时候新军肯定要反,我们该怎么办啊?”一个四五十岁的议员着急的问道。</p>

许多议员也开始议论了起来,他们都是山西有头有脸的人物,家族在太原很有根基,新军和官府的许多动作根本瞒不过他们,他们知道明天山西的天就要变了,因此才决定今晚开一个紧急会议,商量对策。</p>

“革命党太过跋扈,不是可以共事之辈,梁议长,我们应该帮助朝廷稳定局面。”</p>

“武昌起义的枪声一响,湖北、湖南,还有我们的近邻陕西相继宣布**,我看朝廷的气数不多了,我们应该相助革命党,也好在新政府中占个好位置。”</p>

“眼下太原周围新军占据有利条件,我看革命党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应该相助革命党。”</p>

“……”</p>

最后,梁善济伸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缓缓的说道:“诸位,我们立宪派的目标是实行宪政,可是朝廷失德,我们多次进京请愿,结果换来了一个‘皇族内阁’,如今我对朝廷已经有些失望了,所谓的预备立宪,不过是一场骗局。我认为朝廷的气数已经不多了,大家都是山西的本地人,我们应该以三晋大地的父老乡亲为重,不管最后谁胜谁负,尽量使山西不要遭受动乱。”</p>

梁善济的话音刚落,便有几个议员附和道:“梁议长说得对,我们的家族都在山西,不管支持哪一方,都要以保护山西的安定为目标,尽量减少对山西的破坏。”</p>

在座的都是山西本地人,他们自然不想遭受什么战乱,因此听闻纷纷点头表示同意。</p>

梁善济继续说道:“诸位,眼下太原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清楚,革命党控制的新军占据兵力上的优势,可是官府的人据城而守同样很难打得下来,如果战火一开,遭受苦难的还是我们山西人,因此我提议我们咨议局一方面派出代表劝说巡抚大人以大局为重,主动交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联系革命党中掌握军队指挥权的人物,请他们行动不要过激。”</p>

督练公所的总办姚鸿发点头支持道:“梁议长所言不错,不管哪一方获胜,都需要我们咨议局帮助稳定局面,我想我们的建议他们会听得进去的,我支持梁议长的建议。”</p>

既然立宪派的两位首脑人物都表态了,其他议员也都表示同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