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举报(2 / 2)

看见双方取得了信任,张凡才敢实话实说,把昨天在金相实验室楼里遇到王老师的事讲了一遍。</p>

</p>

因为墨镜的关系,这两对夫妻对张话的话确信无疑,大家纷纷感慨两位老人灵魂不死。</p>

他们恭敬地把墨镜放在505碑前,然后点起烧纸,熊熊的大火慢慢把眼镜烧化了,放出一股怪道。</p>

王垚水的儿子和儿媳从包里取出一本很旧的线装书,端正地放在烧纸堆上,念叨着:“爸,这本书,是您生前最喜欢看的,今天,我们把它带来了。”</p>

说着,点着打火机,就要烧掉那本书。</p>

张凡打眼一看,封面上几个隶书大字“九阴伤寒论”。</p>

虽未见过这个书名,张凡估计,这么旧的线装书,一般都是孤本,有学术价值,烧掉可惜了。</p>

“王先生,这书可否借我一观?若是非烧不可,待我拍照复制之后再烧?”张凡道。</p>

王先生想了想,便把书从地上拾起来,放到张凡手上,转而对父亲的遗像道:“爸,这位小先生说得是,此书就送给他吧。”</p>

张凡见对方如此痛快,忙掏出两万块钱递上去,“此书不但是医书,即使算成古董的话,价值也不小。这点钱你们收下吧。”</p>

王先生夫妻却是说什么也不收。</p>

张凡只好感谢几句,然后双方互通了微信,便告辞了。</p>

回到车上,郑芷英忙问:“怎么样?”</p>

张凡望着前方,感慨道:“有价值的人,灵魂永存哪。”</p>

回到郑芷英那里,张凡捧着《九阴伤寒论》如饥似渴地研读到深夜,以他目前的记忆能力,把这本书吃透了。</p>

里面的关于妇科病的和男性疾病的阴阳论述以及奇方妙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p>

不过,这部书的作者却是一个未名氏,无以考察其中方术的正确与否。</p>

张凡决定在临床中不断试用,来检验它。</p>

这书中,其中有关于九阴寒体的阴阳辩证论述,相当精彩。</p>

书中未对九阴寒体给出具体药方,但却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偏向于认为九阴寒体宜以强阳药物弥补。</p>

这让张凡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只老灵芝。</p>

看来,下次要带点灵芝来给郑芷英试一试。</p>

第二天中午,张凡把吴局长约出来吃饭。</p>

吴局长这些天忙于打黑除恶工作,压力很大。</p>

因为工作进展顺利,挖出的黑帮团伙寥寥无几,与邻市相比,非常落后,因此上周受到了省打黑总指挥部的“约谈”。</p>

其实这个“约谈”就是警告,督促他快出成果。</p>

听了吴局长的“诉苦”,张凡感觉时机难得,便笑问:“吴局,你敢不敢啃一块硬骨头?”</p>

“话不能这么说。只要他涉黄涉黑,我就敢啃!”</p>

“这事涉及到江阳县的成副县长,你也敢?”张凡小小地用了激将法。</p>

“他算根骨头?在我眼里,这小子就是一条癞皮狗。”吴局长轻蔑地道,“我早有所耳闻,他为官不正,群众议论纷纷,江阳县的干部也有向上级反映的,只不过现在没有抓住他的把柄,所以没有动手。”</p>

张凡笑道:“你看看,这个算不算把柄?”</p>

说着,把手机亮出来,翻出韩娇偷拍的那张照片:“你看,上面这个老太太,经常在江清和省城一带偷孩子,照片上这个小孩,就是她偷来送交人贩子的。”</p>

吴局长一惊,却还是有一点半信半疑,问:“这人贩子是谁?”</p>

“他叫韩三,是我们村的农民,他有一个同伙,叫成天福,吴局长应该有所耳闻吧?”</p>

“成天福,不就是张家镇开娱乐城的那小子吗?你说的和成副县长有关,指的就是这个关系吧?他是成副县长的侄子,这我知道,这小子有案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