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界计划(上)(1 / 2)

 刘辨问道:“新式身份证何时可以普及开来?”</p>

新式身份证是科技与符文技术的结合,既是一件小型光脑,也是一件法宝。</p>

未来甚至还可以升级成为储物设备。</p>

因为与天网相连,可以真正做到一卡通。</p>

不管是身份信息,还是银行货币存储,或者其他各种福利保障等等,都可以融入进来。</p>

而且因为与大汉运朝的一丝气运相连,所以不会存在被夺舍的情况。</p>

但也正是因为功能太多,所以对材料要求极高,炼制程序也比较复杂。</p>

所以目前只是满足了部分朝廷高层以及征伐异界的人员使用。</p>

荀彧道:“炼器司与电子科技研究所对于新式身份证,以及整个炼制的流水加工线,都进行了优化。</p>

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普及到每个百姓身上。</p>

优化后的身份证采用了滴血认主的模式,任何拥有大汉民籍的人都可以佩戴。</p>

只要是足月的婴儿,都可以获得新式身份证。</p>

另外臣还与礼部、卫生部商议,让文教司与卫生署编撰合适的方案。</p>

卫生署要编撰一些简单易学的医学常识,发送到所有人的光脑之中。</p>

这样一来,百姓们提高了疾病预防知识,懂得一些保健方案,可以预防很多疾病,间接提高人口数量。</p>

特别是婴幼儿的存活率也会大大提升。</p>

文教司则编撰一些基本的算术知识与工农学知识。</p>

争取做到全民扫盲。</p>

所有人都能基本识字,和会简单的运算。”</p>

大汉帝国的文盲率还是极高的。</p>

因为合并的几个世界都是古代背景。</p>

哪怕是后金世界以及《功夫、木乃伊》世界,虽然接近了现代社会背景,但是其中不识字的依然占据了绝大部分。</p>

反而是原本最初的大汉世界,因为最早处于刘辨的统治之下。</p>

三十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下来,基本上扫除了文盲。</p>

几乎做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功练。</p>

另外,如今的大汉世界还是非常地地广人稀。</p>

总人口才不到三十亿,其中奴隶又占了近三四亿。</p>

还远不及前世现代社会全球总人口的一半。</p>

但是大汉帝国的地域面积却是前世地球的好几倍。</p>

所以为了增加大汉子民的人口,以荀彧为首的内阁可谓殚精竭虑。</p>

既要保持纯正血统的大汉子民占据帝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又要避免过于动荡以及造成太多血腥杀戮,这对执政者的智慧是极大的考验。</p>

所幸荀彧他们做得很好。</p>

这些年大汉内部一直平稳而飞速地发展着,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奴隶暴动。</p>

而大多数的异族都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消耗在了帝国的建设之中。</p>

只有极少数精英以及少部分任劳任怨的幸运儿融入了大汉帝国之中。</p>

荀彧禀道:“陛下,随着我大汉科技与修炼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加高级的人才。</p>

比如耕种,如今已经大规模的机械化。</p>

只有药田以及新式的灵米,需要人工种植,精耕细作。</p>

但是即使如此,对于耕种之人的素质要求以及修为要求,也都极为苛刻。</p>

甚至远远比起机械化种植要求更高。</p>

所以那些奴隶们已经逐渐丧失了用武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