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戬 (四)(1 / 2)

绝秦 守玄 0 字 2021-10-11

 是不是好的法律,李斯不敢说。</p>

就他而言,这法律是他前所未见过的那么严苛。</p>

仿佛是造了个笼子,把人,甚至把官吏、贵族、王的权力都限制了一道。</p>

这样的法律,为什么会出现在秦王政这样一个本应该极权的强势人物之手呢?</p>

主动限制自己,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p>

他明明已经有了掀翻桌子的能力了吧?</p>

李斯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又想起了那消失了的利益。</p>

秦王政待种地的民众如此,税收上没有别国的严苛,他的钱和物资,是哪儿来的呢?</p>

只是以前杀掉一批贵族就够用了吗?</p>

想到这里,不寒而栗。</p>

……</p>

征兵令下发时候,县中的宿兵都沸腾了。</p>

他们欢欣雀跃。</p>

战争带来的利益,其实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已经安定下来的人而言,着实没有什么吸引力。</p>

但经历过艰辛的训练与众志成城、生机勃发的集体生活之后,回归现实,他们总是有些格格不入的。</p>

即便是有了恋人,即便是有了孩子。</p>

即便是脱离了刀剑而转为正常的督促生产和安保工作,那种毫无顾忌、不需要任何多余考虑与计较的日子也还是会在脑海之中回荡。</p>

</p>

那不是对什么战争的渴望。</p>

没有人渴望战争。</p>

如果有的选,秦人也是希望好好种地,好好发展的。</p>

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为那个自己所信奉的,带给自己崭新生活与生命的人尽一份力而已。</p>

卖力地工作是这样,进入战场打生打死也是如此。</p>

更何况,如今战死,是可以与那位秦王陛下一同入葬的。</p>

作为他的士兵而进入他的坟茔。</p>

生死同在。</p>

——对于如今世道里的人而言,这是不可替代的奖励。</p>

如今是迷信的时代。</p>

生产力和文化、技术水平都不足以支撑人们了解世界。</p>

而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求之不得、辗转受苦的。</p>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神灵”的信奉更加纯粹。</p>

原始的宗教与信仰,在人们的生活极不如意的时候,是有极强的现实性的。</p>

因为现实本身已经足够痛苦和迷惘,所以人们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形象,寄托自己对于美好、对于未来的渴盼。</p>

健康、财富、地位、能力、权势……</p>

那个无所不能的形象什么都可以满足。</p>

生活越是困苦,信仰越是坚定纯粹。</p>

因为除了信仰,什么都做不了。</p>

这种迷信的状态,根由并不是宗教和迷信本身,更不是什么愚昧和种族劣势。</p>

而在此情况下,满足了人们心愿的人、和团体,就将代替人们心目中至高而无所不能的形象。</p>

满足哪一部分的渴望,就可以代替哪一部分的威权和信仰形象。</p>

这种替代无声无息。</p>

但无声无息,并不代表它毫无作用。</p>

相反,这种替代是树立信任基础和认同感的最优解。</p>

……</p>

“众人随我饮!”陈矩醉醺醺:“我等此前为秦王陛下战,已得功勋,按李会长所说,我们都是可以与秦王陛下同葬的!”</p>

“果真!”一群人举着酒碗,嗷嗷叫着,情绪激动。</p>

“这是自然,某何时诓骗过你等?”</p>

“并不曾。”</p>

一边食堂里打扫卫生的老妪一脸嫌弃看着这群醉鬼。</p>

“搞得这么脏,一会儿你们自己扫!”老妪板着脸发脾气。</p>

本来已经是休息的时候了,这群人又是砸门又是吆喝的,把自己等人弄了起来,又喝如此多的酒,真以为别人就没有脾气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