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2 改吏为官(1 / 2)

跨界商明 飞翔的羊 0 字 2021-10-07

 新的盐政只在北直隶推行就将私盐基本上彻底解决了外,还解决了盐的质次价太高,而朝廷只背骂名却没有多少实际好处的问题。

但这不可能人人叫好的,原因是有一部分人是失益的。失益者包括生产、运输、贩卖私盐的,为私盐及为盐的买卖提供保护伞的,盐的各种经营者们等等。

那是非常大的一块糖,按之前的市场营业额在四百万两银子左右,发生在北直隶的增加额也是有三百万两银子一年左右。少了这一块如私盐从业者几乎失去了生路,损失最大的乃是有大批盐引的商人。

对他们不可能完全置之不顾,茹私盐从业者如涉黑肯定只会打击,但生产者穿越众还是尽量给予出路的,比如移民做工之类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干了。那些有盐引的就让他们去换其它地方的盐引,反正其它地方还没有推广盐的新政。

一步步推进乃是改革的最好办法之一,就如吃饭一口口吃打仗一仗仗打,一口气把所有的改革措施全部推出去很痛快却基本上没多少是成功的。

倒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小范围先试验稳妥,出现问题也不大。同时既得利益者也容易处理反扑的力度也不可能太大的。比如这时北直隶推动盐政改革就比较平静,那是这时候上层的人盐引可以换失益不大,加上知道反对会受到打击反对力度也弱。

还有这时盐改失益的人毕竟不多,连过去根本不可能插手卖盐的小商贩在这次盐改中是获益的,大多数富人家大业大也可以省下几两银子盐钱外盐质量也好了不少,因此一样叫好。

特别是贫困小民一家五六口人差不多可以省下一两银子盐钱,对他们而言乃是一年现金收入的好大一笔了,当然实际上也没有省那么多,因为他们的盐会购买更充足一些的。

失益的人少获益的人多就不可能有多少反对意见,就是过去从中捞到钱的那些官员这时也无法反对。朝廷大幅度增加收入,盐价大降,质量提高还怎么反对?

盐改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此时也是水到渠成,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考成法向外扩展出去。对这在吴世杰提议下天启也没有一下向全国推进,而是先让山东江西接着试行。

选山东乃是在近畿,选江西也是算在江南,只是这岗位责任制式考成法对官员制度改革还只是最初步的一个小措施,实际上科举之后在官制的改革并不彻底。

当然从举荐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乃是达到了二个目标,一个是官员不再由豪门大族把持,上下层交流频繁,所以自唐宋开始经久不衰的豪门越来越少见,反倒是寒门柴门子弟从底层一下混到最高级大臣的不算少见。

第二从更大基数中选人,那个中选官员的聪明才智肯定是要比举荐制、九品中正制高出不少。只不过这些官员更聪明了,实际上官并不一定比健康的举荐制与九品中正制好多少。

为何如此就是考试制出来的官员学习面狭窄,特别是刚当官除了孔孟之道外人情世故,与历史杂务一点也不懂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是在明清一中进士马上是正印官,不似宋代还从佐贰勘磨锻炼开始,所以除了请几个师爷帮助处理钱粮、刑名成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