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要办报纸(1 / 2)

跨界商明 飞翔的羊 0 字 2021-10-07

 霍维华一事已经不重要了,主要是弄清楚是否存在问题。至于这东西是否真有较好的滋补作用,没有留传下去应该不咋的,天启这时不需要补对这也不信任,化验没问题也不会喝的。

弄清楚这个疑问已经是六月底,这时商业中心差不多完成布置即将开业了。为了宣传商业中心以及其它目的穿越众与天启通气后决定在六月中旬出版一张双日报,这报纸名为共利商报。

起这名字乃是商业中心的核心大楼名为共利大厦,起这名是寓义商业交易讲究互嬴。还有就是这里是十八人共同的产业,当然是共享一份利。另外也是现代与明代的共利,反正这名可以多重解释。

至于办报纸一方面这商业中心确实是需要宣传宣传,不然要打响名气时间会长许多。其二那是吴世杰早就对天启说过,大明的刀把子看起来握在皇帝手上实际上已经由文官作主外,更麻烦议论权皇帝更敌不过文官文人,所以要改革明明对老百姓好却得不到老百姓支持。

那是为什么?那就是文官文人把握了议论权,让皇帝加一部分欲真正为民改革的政策给歪曲了。另外当然还有只挑符合他们利益的执行,对他们不利的不拖顶着不办,就是将之恶化。

比如王安石的青苗法如自由抵押贷款那可以减轻高利贷对农民的伤害,但下面官吏强迫贷青苗钱那一部分人本不需要却成了多支出利息,就是恶法了。

还有张居正的改革考成法、清隐田等人亡政息早废了。而一条鞭法纳实物改成纳银子就没有改回去,那是为什么?因为从淋尖踢斗的陋规贪污办法找到了加火耗的办法收起来更容易,也不必保管,粮商可以乘机压价,所以这办法岂肯改回去。

最妙的是他们这样干还是打着为民好的旗号,在老百姓那里获得叫好。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改革不容易废除只要一句话,那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复旧时毫不担心甚至是有叫好之声。

那是因为改革中确实是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或有漏洞让下面官吏歪曲取利了。因而大明的改革虽然以做大大饼再分配为主,却也会在短期甚至是长期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动了他们的奶酪而引起他们的抹黑。

这样的声音会蒙蔽老百姓,让老百姓觉得等同他们的利益。所以其中得失与改革的方向、目标一定要向老百姓说清楚,别被既得利益者的歪曲诱骗上当,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还有这时候民众包括读书人见识不广,读史已少更遑论山川地理。其实世界广大可读书人仍然不能认识世界之大,世界多奇妙。只以为是泱泱大国、居地中央、外面只是边缘外夷,即便是知道外面广大也认为那里只是文化沙漠。

可妄自尊大或觉得外面的世界只是蛮荒夷地对中国的发展不利,对中国利用大航海期拓展生存空间,别让欧白轻易占据了还自以为文化人种优秀。

拓宽民众见识外还要启发民智,虽说普及教育是启迪民智的最基本而有效手段,但这时读书人只能称识字人而已,知道点历史兵法已经难得,论科学与最高档黄金一样是五个九的比例属科盲。

虽说不可以与后世比,但与同时代的欧洲比在天文、数学、航海导航、历法、化学、钟表、火器等等几乎是所有项目都落后不少外还不仅不反省追赶,反而将之当作奇技淫巧鄙视及丢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