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1(1 / 2)

临深履薄 横沟月 0 字 2021-10-01

 1慧黠的幼童

西汉元始五年(公元五年),初春,雪未尽融,梅已吐香。

一间书斋,木质结构,木门微掩,门头上书“清心斋”几字。斋外的连廊边种着娇嫩的迎春,正姿意的开放着。廊外是一片以迎春为笆围成的花圃,里面种着各色的鲜花。因着此时尚是初春,大多还未开放,只几株遒劲的红梅迎风吐蕊,幽香四溢。花圃再过去是一排随水而植得垂柳,垂下万千丝绦。这间书斋正是阴家三爷阴祥书内院的书房,处于内院的一角,书斋后面则是一片幽静竹林。

清心斋内,在榻前坐着的正是年界而立的阴祥书。岁月使他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相较于素淼离去之时,他蓄起了长须,脸颊更为清瞿。与他对面而立的,是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小男孩儿,长得唇红齿白,一张小脸又白又嫩,圆嘟嘟的甚是可爱,乌黑的头发扎成两个圆圆的小髻,白玉般的脸上镶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灵气逼人而来。

此时他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庄重的神情,只听他认真的说道:“父亲,‘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为什么大老鼠那么坏,还能被‘三岁贯汝’,大家不能一起将老鼠除去吗?却还痴心希望‘鼠能肯顾’呢?”

“安儿,谁教你读诗经的?”原来这可爱灵秀的孩子正是柳素淼的儿子,取名阴绍渊。

“我自己看的,昨日父亲布置我的作业,我早早就完成了,就取了《诗经》来看。”

“安儿喜欢诗经吗?”

“喜欢,我还爱看《论语》,上次识哥哥回来,我看到他在读呢,可是父亲,为什么在书斋里我没找到呢?”绍渊的小脸上一派求知的欲望。

“安儿,你还小。现在把启蒙的东西学好就可以了,那些等你大些再说吧。”阴祥书面对好学的儿子,有些无奈。

“父亲,可那些我都学会了。孔子学说‘温故而知新’,可他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故而,‘温故’和‘知新’需同时进行的。”绍渊小小年纪居然能引用学过的知识,将父亲说得无言以对了。

阴祥书站了起来,轻轻的抚摸着绍渊的头,心中浮现起一件往事。虽已过去了将近五年,虽然当时自己将其斥为无稽之谈。但随着绍渊的日渐长大,自己竟越来越相信了。

那是为绍渊“洗三”的日子,室内用炭火烧的暖融融的,室中置一大盆,装了大半盆用槐树枝、艾叶、花椒等熬制的水,盆中还放着红鸡蛋及金银饰物,正冒着白白的雾气。

接生的刘妈妈一手轻轻托着身上还红皱的小安儿,将其放入热水中,因水温正合适,安儿轻轻动了几下,就很安静的随刘妈妈摆弄了。

刘妈妈一手沾上水,从头到脚给安儿沾了一遍,一边还说着“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洗好之后,便是亲戚们的添盆,此时一小厮前来禀报说,门外有一道士求见阴三爷,说是为小公子祈福,请三爷务必一见。

阴祥书便随着来到了门房,门房内正站着一个年约五旬的道士,身量颇高,身形清瘦,颌下三里缕长须无风微动,两条花白的眉毛长长地垂了下来,双眼之中,沉静无波,深难见底,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手上未执佛尘,双手背于身后。见阴祥书过来,便辑了一礼,道了声“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