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庄子一家人的形象(1 / 2)

 庄子的另外一个分身,在楚国寻找无果后,只得往回找。

他想:楚国的面积太大,太难找了。也许!天涯无名带着杨青儿去了南蛮之地。

要是到了南蛮之地,那就更难找了。南蛮的面积更大,而且!地形复杂。就算告诉你他们在什么地方,你都找不到地方。还不如在楚国通往宋国的路上,碰碰运气。

因此!他就找了回来。

庄子假想着,天涯无名将带着杨青儿从宋国蒙县墨家分坛出发,从哪条道往楚国去?是直接去楚国呢?还是绕道去楚国?是从齐国绕道到楚国去?还是从韩国绕道去楚国?

他希望从这里找到线索,然后!再追寻到楚国去。

可遗憾地是,由于时间长了,没有任何线索。

无奈之下,庄子只得收了分身,不再寻找。

现在的他,由于修炼还不到家,多出一个分身后,会影响他的真身。

现在的他,虽然可以分出很多分身。可是!分身越多,能力越是有限。本来是一个人,结果!把一个人分成了几个人,可以想象,能力不下降才怪。

以前的庄子,不!少年庄周,看书是一目十行。而自从分身了后,他的能力很有限,不但不能一目十行,还有点暂忘症。常常是刚刚发生的事,结果转身就忘了。真的!心不在焉。

转眼到了公元前343年,周显王二十六年,庄子27岁。

经过两年的平静生活,生活格局基本上定下来了。

庄子的形象也基本上定下来了。

在世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成材或者说是不会生活的人。编草鞋也不好好骗,种地又怕吃苦。宋剔成不再买卖儿的绣品,也不再送银子过来,他家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在有宋剔成罩着的日子里,还能闻到庄子家有肉香。可渐渐地,他家就跟贫民没有两样了。

自从乞半、乞分各自成家走后,庄子半开门营业。现在!没有几个人上他家买鞋了,他又每天早上早早地就开门了,坐在门口编织草鞋,期盼着别人买他的草鞋和皮鞋。

有不少人出于同情,还是愿意照顾他的生意,买几双草鞋或者是皮鞋。

家里日子不好过了,他才将墨家分坛那边开垦出来的熟地,转租给了别人,收一点地租。

宋剔成一直不来取绣品,为了补贴家用,卖儿只得隔三差五地拿着绣品去集市上卖。由于她的丝线是宫廷内的丝线,绣帕也是宫廷中的绣帕,加上她的绣工,绣品都能卖一个好价钱。

细心地人和那些喜欢八卦地人都注意到了,卖儿每每卖了绣品后,都会在集市上买些鱼肉什么地回去。

“庄子堕落了!”

“庄子一家人堕落了!”

“我们的戴大侠也堕落了!”

“唉!”

有不少人见到这种情况,都不由地叹息起来。

大家都在想!要是他们的话,他们会好好珍惜这份生活的,日子过得绝对不是那个样子。家里有墨家分坛那么一大片土地,不管怎么说,都可以过上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