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庄子《齐物论》白话文(七)(1 / 2)

 齧缺问王倪:“你知道各种事物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

齧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与你所知道的东西之间有联系吗?”

王倪回答说:“我怎么知道呢?”

齧缺接着又问:“你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那你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倪回答:“我怎么知道呢?虽然这样,你这么问我,那我就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

我们是站在哪个标准上来评说对与错呢?正确与不正确呢?

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我们是站在哪个标准上来评说对与错呢?正确与不正确呢?

我也来是问一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得风湿,甚至会因此而半身不遂。那我问你: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们住在树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那我问你:猿猴也会这样吗?

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住在哪里合适呢?

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啃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

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最懂得真正的美味呢?

猿猴把猵狙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飞快地逃离。

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最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以我来看,倡导仁与义是开始,是与非的争辩是延伸、发展,才让这个社会纷杂错乱起来的。

我怎么知道儒家与墨家,以及诸子百家在争辩什么呢?我怎么知道他们是站在什么立场、角度上来争辩的。他们是站在泥鳅、猿猴、猫头鹰、乌鸦、蜈蚣、麋鹿还是人的角度上来争辩的呢?还是?站在道的角度上来争辩的呢?”

齧缺说:“你不了解利与害,儒家与墨家的争论,以及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他们都是为人、为生。你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那么!至人也不知道其中的利与害吗?”

王倪说:“别跟我说至人,至人实在是神啊!林泽焚烧不能使他感到热,黄河、汉水封冻了不能使他感到冷,迅疾的雷劈山岩、风卷大浪都不能使他感到震惊。若真的这样,他便可驾驭云气,骑乘日月,遨游四海之外。死和生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生是代表某个事物的死亡新生事物的开始。新生事物的开始,预示着一天天走向死亡。死亡又意味着新生事物的诞生),何况利与害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呢?他在乎吗?他懒得跟你争辩。”

瞿鹊子向长梧子问道:“我从孔夫子那里听到有人谈论说:圣人不计较小事、不关心琐细的事,大大咧咧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不追逐私利,不追逐多余的东东,也就是不追逐身外之物;不逃避遇上的灾难或者是问题,敢于面对问题;

不喜好贪求,没有不良的嗜好;

不因循成规,不按照别人的方式方法行事,一切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不盲从;

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些什么,用行动、态度来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