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喜得周瑜(2 / 2)

三国军神 冰雪尘 0 字 2021-09-10

“与整个天下相比,与结束乱世相比,个人区区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陈旭说的慷慨激昂,倒也不是在说假话。

如果周瑜真不愿投降,陈旭绝对会毫不犹豫将此事公布天下,好引起东吴内乱。

周瑜心中一凛,看着陈旭脸上的坚定之色,知道陈旭没有说假话,也为陈旭的豪气所感染。

结束乱世,统一天下,是多么伟大的理想啊,想想就让人感觉热血沸腾。

“自从袁谭撤兵开始,联军败局已定,陈文昭一统天下之势已经形成,孙氏的未来又当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周瑜有些迷茫了。

孙策还在的时候,曾经拜托过周瑜,若是有可能,就尽量保得孙氏一脉能够长存下去。

可是现在,东吴其实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早晚必被秦国所灭。

周瑜在担心,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孙氏一脉会被会被斩尽杀绝?

“嘎吱!”

就在周瑜心中惆怅的时候,贾诩却是推开了房门,轻轻走到周瑜身旁。

“公瑾为何还是看不开呢?”

周瑜看到贾诩,急忙作揖行礼道:“原来是贾尚书!”

贾诩年龄比周瑜大上一轮,而且本人更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周瑜在面对贾诩的时候,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贾诩还礼,而后说道:“吾主横扫天下之势早已形成,否则诸侯也不会联合在一起,屡次攻打关中了。”

“只不过经此一役,相信公瑾也能够看出来,诸侯再也休想掣肘吾主。”

说到这里,贾诩忽然向着周瑜问道:“我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公瑾可愿为我解惑?”

周瑜道:“贾尚书但问无妨。”

贾诩死死盯住周瑜的双眼,道:“公瑾到底忠于孙伯符、忠于孙氏,还是忠于孙权?”

周瑜沉默(www.19mh.com)许久,才说道:“忠于伯符兄长,忠于孙氏。”

贾诩脸上浮现出了笑意,道:“既然如此,公瑾何不辅佐吾主?”

周瑜眉头微皱,道:“贾尚书此言,瑜却是有些不太明白。”

贾诩笑着说道:“既然秦王横扫天下势不可抵挡,孙氏早晚都会成为阶下之囚,那个时候孙氏一脉能否保全,尚未可知也。”

“若是公瑾降了秦王,并且以此为条件,让主公保证护得孙氏一脉不灭,而后又有公瑾在朝中照应,岂不正是忠于孙氏?”

周瑜听到这里,不由身体一震,却是闭口不语。

贾诩却是继续说道:“只要公瑾投奔关中,凭借公瑾对于东吴诸将的熟悉,率领关中军击破吴军易如反掌。”

“如此一来,主公又何必再费尽心机,将孙权毒杀孙伯符之事告知天下?那么,孙伯符以及孙氏的名声,也能够得以保全。”

贾诩看了看周瑜越来越苍白的脸色,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继续说道:“而且公瑾还可以此事为条件,从孙权那里换回自己家眷,何乐而不为?”

贾诩不愧老谋深算,孙权现在最害怕的事情,恐怕就是自己毒杀孙策的事情曝光。

如果周瑜以此为条件,告知孙权只要将自己家眷放回来,并且保证孙绍性命无虞,就不会将此事公布于众。

孙权为了守住那个惊天秘密,肯定会答应周瑜的要求,周瑜家眷以及孙绍性命也能保全,可谓是一举两得。

看着周瑜脸色越来越苍白,却始终没有说话,贾诩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公瑾还是看不穿‘名声’二字。”

周瑜闻言身体不由摇晃了几下,差点摔倒在地,却被陈旭扶住了。

贾诩虽然没有明说,周瑜却已经明白了贾诩的言下之意。

贾诩方才的谋划虽然一举数得,却有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将会把周瑜置于不忠不义之地。

周瑜现在纵然被俘,对于他的名声却也没有丝毫损毁。

假如周瑜不愿投降,宁死表明忠于孙氏的气节,也只会得到天下人的敬仰。

纵然周瑜想要投降,也大可将孙权谋害孙策的事情公之于众,如此一来,周瑜投降也就有了借口,不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

只不过周瑜真要那样行事,对于孙策以及孙氏的名声,绝对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以周瑜的为人,他绝对不会那么做,所以周瑜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一死以证气节。

可是贾诩,却将周瑜逼入了绝境。

周瑜到底是背负卖主求荣、不忠不义的名声,却默(www.19mh.com)默(www.19mh.com)守护孙氏一脉,守护孙策以及孙氏的名声。

还是保全自己的气节,一死以证忠义?

周瑜,陷入了迷茫之中。

永远不要小瞧古人对于名声的看重,如果周瑜真的选择了前者,那么孙策的死因就不会公布于众。

众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看到周瑜投降陈旭以后,自然会认为周瑜贪生怕死,从此以后周瑜名声尽毁。

挣扎许久,周瑜忽然苦笑几声,转头对着陈旭说道:“秦王若能答应我三件事情,则周瑜愿意投降。”

陈旭闻言大喜,急忙道:“莫说三件,即便是三十件,三百件我也答应。”

周瑜道:“第一件事,秦王不可将伯符兄长真正的死因公布于众。”

“第二件事,若是秦王日后覆灭东吴,还请能够保留孙氏一脉,并且让他们得享福贵。”

“第三件事,东吴百姓都是无辜之人,秦王真有横扫天下那一日,还望善待东吴百姓。”

听见了周瑜的三个条件,陈旭当即肃然起敬,斩钉截铁的说道:“公瑾但请放心,这三件事情,我全都答应了。”

周瑜敛容下拜,道:“瑜,拜见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