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丛林生存历险(超长特别篇 一)(1 / 2)

 前记:大家知道我们的想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可怕吗?是在被金钱熏陶的情况下?还是在疯狂的情况下?或者在非常伤悲的情况下?

如果要我来说,上面的情况都不是最可怕的,我认为,最可怕的就是我们的思想已经被现在生活的社会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观磨砺成了定性思维,接下来我会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证实。

首先,第一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是一名警察,在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发现一男子死在了自己的家中,死因是中毒,在死者周围找到的香烟之中发现了毒素,而且之后又发现遗书,经过鉴定证实是死者的笔迹,并且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也没有撬开的痕迹,死者的身上也没有伤痕。这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认为,自杀?没错,所有你看得到的线索都表明这是自杀,但是只有一样东西,却没有一个人发现它,就是打火机!要知道,一个抽烟自杀的人,难道还有机会把打火机藏到别的地方去吗?

上面的例子有人看了可能觉得不以为然,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事实上,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思想流程就是这样:首先看到人死了,就会想是怎么死的,知道是中毒死了之后,就会想毒素是怎么进入体内的,知道是抽烟中毒之后,就会开始调查是自杀还是他杀,然后发现遗书和其他种种自杀的痕迹,最后认定自杀。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定性思维模式,在所有的过程之中,没有人考虑到烟是怎么被点燃的,结果就会因为这定性思维而放走了真正的凶手。

第二个例子,假如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样做了子女最喜欢吃的菜给他们吃,不料,你的子女却对你说了这一番话。“你今天弄的菜味道真不好,根本不是人吃的,要不然你自己来吃,而且给我多吃点,看你有什么感觉。”

你听了自己的子女说这番话,你有什么想法?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定性思维就会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子女从小到大娇生惯养了,没有吃到苦头,所以现在才这么挑剔、任性,然后就会在无形之中贬低自己的孩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子女说这番话的目的可能是想让你多吃点菜呢?可能是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你总是把他们最喜欢吃的菜留给他们吃,想要尽下孝心,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说让你吃,所以才想了这个方法呢?如果真的是这样,子女的一片苦心,你为人父母非但没有感到欣慰,反而在内心深处奚落自己的孩子,脾气大的可能还进行了口头教育,未免也有点让人感到不值吧。

不过,大家也没必要强迫自己短时间内改变过来,这样的定性思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有的人想问题的方式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就好比两个人看一幅画,其中一个人只看出画的是老虎,但是另外的一个人不光看到了老虎,还看到了一位妇女,而那个只看到老虎的人,不管你怎么告诉他,他可能永远也看不到画中的妇女,大脑这么多年都是用一种方式去思考发生在面前的事物,哪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过来的?所以,一切都得靠日子一点一点慢慢累积起来。

PS:上面所述可能是具有片面性,比如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意识不到自己孩子的良苦用心,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孝心,但是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在于,现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的结论是值得人思考的,不是吗?

(这次的这章是我在脑中筹备很久的一次特别篇,这次在中秋节前夕发出来,是丛林生存篇喔,有推理、必须知道的求生技巧、生活常识等等一系列的情节,即写即发,没有存稿,估计应该是这本小说目前为止最长的一章。)

“嘭!啪!……”

上午,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入了正在房间里睡觉的张清耳中,张清朦胧的睁开眼睛,不耐烦的起身打开了房门去查看外面的情况。

张清有气无力的出了房间,仔细听着声音,发现是从别墅外面院子里传出来的,于是张清有气无力打开了别墅的门看向院子,眼前的发生一切顿时把张清给惊醒了。

只见张梓睿正拿着一个大锤子,正在敲打着什么东西似的,仔细辨认之后,发现竟然全市电视机、冰箱等一些家用电器,只是款式看起来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