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求神(1 / 2)

 何为孝道?</p>

张青云没有深刻体会,但是却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p>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p>

这是人伦,也是大道,也是人性。</p>

孝道是衡量人性之根本,一个不孝之人,自己的父母之女都不赡养,纵然身居高位,岂能爱民?不爱民,如何来忠?</p>

如今时代,人们认为忠君是为落后思想。</p>

然而,如今时代依旧需要忠,就是忠于自己的理想,忠于自己的国与家,忠于自己的祖先,忠于自己的亲朋。</p>

是以,孝贯穿于人性,人性体现于忠孝。</p>

不孝之人,是以难以有忠诚,是以不能忠于理想,不能忠于国与家,不能忠于祖先,不能忠于亲朋。</p>

不能忠,就很容易叛变。</p>

纵观古代王朝治国,首重孝道。</p>

如今...</p>

张青云脑海混混沌沌,念头越来越通达,原本透体而出,停止腰际不再上升的灵魂,再次向上上升不少,到了大腿根部。</p>

而这个念头,依旧不断明悟,张青云识海之中闪过一道灵光:“阴神修魂,阳神炼魄。而凝魂境界分为阴神阳神,就是三魂七魄的融合,完成阴阳协调,五行归一。元神的本质,就是魂魄。”</p>

恍恍惚惚,张青云清醒过来:“这一次顿悟,省却无数苦修之功。大道在人间,没想到我因为一个孤寡老人而悟道。”</p>

这一次悟道,直到阳神境界,心境圆满!</p>

“都说修道之人不畏因果,不修道,心境不足,如何体悟因果厉害?”</p>

之前张青云也曾认为,修道之人不畏因果,也曾听到不少人如此说。都说因果是佛门论调,岂不知,因果牵绊,才让世界有序。</p>

无畏因果,那岂不就是没有了约束?可以随心所欲?</p>

心田一阵冰凉,转而暖意恒生。</p>

原本圆满的心境,竟然再次有了些许突破。</p>

张青云摇头:“这一桩因果,更大了。”</p>

回过神,张青云有些惊讶。</p>

他这一次顿悟,感觉不过一瞬间,却已经从早上到了黄昏。</p>

而鱼钩,也不知不觉收了回来。</p>

再次甩钩,张青云控制鱼钩,再来到水田上空,老人蹒跚着正在下山。</p>

张青云看着老人回到家,开始生火做饭,盯着老人一举一动,年老体笨,但是暗合人道。张青云皱眉:“体现的,竟然是暮年死气...”</p>

老人做饭很简单,半碗米煮了米饭糊糊。</p>

在迷糊糊里倒了点油,放些青菜还有盐,这就是一顿饭...</p>

“哎...”</p>

道观中,张青云收起鱼钩抬头望天,满天星辰他感觉自己与这个老人都是如此孤独。</p>

拿出昆仑镜,张青云打算处理昆仑镜中的恶灵。</p>

镜子在手,张青云又收了回去。</p>

拿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玉石,雕刻出一个人形模样,凌空画符,把人形符篆吊在鱼钩,轻轻一甩。</p>

鱼钩入水,出现在水田上方。</p>

嘴里念念有词,鱼钩上的人形符篆,一阵白雾蒸腾,刹那间化作一个彪形大汉。</p>

大汉落在水田中,开始插秧。</p>

收回钓竿,张青云去了厨房做了晚饭,看到猫灵的时候,猫灵比之前瘦了很多:“这段时间没顾上你,你这畜生都瘦了。”</p>

吃过晚饭,张青云拿出昆仑镜,处理昆仑镜中的恶灵。</p>

到了午夜时分,才开始修炼。</p>

清晨张青云睁开眼,眼睛中金光一闪,脸上浮现一抹喜意:“一夜过去,修为再次精进,这些扶桑恶灵,带来的功德可不少哇。”</p>

洗漱完毕,做了早课,张青云意念一动:“最近道观没食材了,昨天想要钓野味的...”</p>

菜园子里有青菜,张青云最近嘴养刁了,总想着吃肉。</p>

来到盆边,施法之后,鱼竿甩出。</p>

水田边,那个彪形大汉,蓦然变成玉石符篆,吊在了鱼钩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