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逆水行舟(2 / 2)

有的时候,就连钧都市市长也是中州市的市委常委,现在钧都市的市长李亚洲,就是中州市的市委常委。

现在呢,周和平从钧都市市委书记转任中州市纪检委书记,反而让自己在中州市市委常委中的排名下降了一位。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前的历任钧都市市委书记,如果调入中州市任职,最起码是市委副书记,有的直接就是市长甚至市委书记。

总而言之,钧都市的官场中人大部分都觉得,周和平已经被边缘化了。

周和平的突然调离,在钧都市官场上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震荡。

人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市委书记这个空缺,在钧都市官场这个圈子内,最具有实力竞争这个职位的,当属市长李亚洲和市委副书记李松林了。

从综合实力上来说,李亚洲比李松林似乎更胜一筹,李亚洲四十八岁,作为中州市的市委常委,他现在的行政级别就是副厅级,而李松林呢,虽然是钧都市的市委副书记,行政级别却只是副处级,五十四岁对于副处级的李松林来说,是个不尴不尬而又非常尴尬的年龄。

按照行政级别与退休年龄之间的约定俗成,再过一年,李松林就必须退下来了,他如果想继续干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去人大或者政协。

李松林打心眼里不愿意去人大或者政协,现在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这两个职位分别被钧都市原市委副书记赵红军和原常务副市长陶永杰牢牢占据着,这两个人论资格比他老,论年龄比他“小”,李松林去人大或者政协,只能担任副职了。

说年龄比李松林小是相对于职位而言的,赵红军和陶永杰都是五十六岁,可人家是正处级,可以在现在的岗位上干到六十岁。

李松林心里明白,这次钧都市官场的震荡对于自己来说颇有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味,如果不能前进一步,很可能会在这次的震荡中被调剂到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去。一旦被调剂到这两个岗位,基本上就和钧都市的权力中心说拜拜了,甚至有被钧都市官场彻底边缘化的可能。

所以李松林必须放手一搏,现在与李亚洲相比,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在这次水泥厂土地转让问题上,抓到了李亚洲的把柄。这次的土地转让,让钧都市的财政收入白白损失了十个多亿。李亚洲作为钧都市的行政一把手,对于这次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松林准备在这个问题上好好做一下文章。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拉上常务副市长霍发全作为自己的同盟军。把霍发全拉进自己的阵营,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声势,霍发全是常务副市长,同时又是市委常委,在钧都市官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霍发全作为行政官员,直接参与了水泥厂土地转让的指导工作,他是领导小组组长,如果他站出来公开指出李亚洲在这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存在着渎职行为,比任何人的指责都有分量,也比任何人的指责都具有震撼力和爆炸性。

霍发全在这个问题的态度非常有趣,本来,在水泥厂国有资产的处置上,霍发全作为领导小组组长,最终导致十个多亿的国有资产流失,怎么说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要是追究领导责任的话,则有李亚洲在他前面挡着,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霍发全完全可以朝李亚洲脚下使绊子背后捅刀子的。只要自己上手,李亚洲肯定吃不消。

当然,他也可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这对他来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他毕竟是水泥厂企业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的组长,万一把事情搞大了,上面认真追究起来,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按照正常的思维,霍发全在这个问题上,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和李松林站在一起共同对付李亚洲,要么就坐山观虎斗,当一个悠闲自得的看客,静观事态的发展。

本来呢,霍发全是准备朝李亚洲脚下使绊子背后捅刀子的,可李松林明显的拉拢,却让他突然之间完全转变了想法,看到李松林丑恶嘴脸的那一刻,他把脚缩回去了,把刀子藏起来了。

他从李亚洲的对手突然间变成了亲密的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他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李亚洲这一边,替他开脱,帮他说话。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李松林当上了市委书记,霍发全最大的出息,就是从常务副市长挪到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这种鸡窝挪鸭窝的事情,霍发全没有多大兴趣。

可如果李亚洲当了市委书记呢,他就有非常大的可能升任钧都市的最高行政长官。

孰轻孰重,霍发全还拎的清楚。

当然了,动了心思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人,好多人都在论资排辈,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数着自己会被摁到哪个坑里。

上面的事情已经够热闹的了,偏偏这时候还有一个西城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人事安排问题,随着这个人事安排,牵动了一大批的职位擢升以及行政级别的调整,这次的调整,牵涉到一批副科级干部,正科级也有个别调整。

这是周和平在任时已经酝酿好的事情。

整个钧都市官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