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郡公?!”赵匡胤微微愕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金兀术说的是什么意思。
昔日女真大军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两代帝王连同整个大宋皇族全部掳掠北去,金帝给宋徽宗、钦宗分别安上了一个“昏德公”、“昏德候”的称号,后来自己那个不肖子孙赵构在建康称帝,再立宋室,在江南半壁渐渐站稳了脚根,女真人见一时半分难以真正吞并江南半壁江山,便自开始存下了与南国宋室议和的心思,于是象征性地改封宋徽宗赵佶为天水郡王,封宋钦宗赵桓为天水郡公,自然事实上两个亡国之君在漠北生活不过是以最低劣的囚徒无异,非但时时提心吊胆,担心受怕,还要经常忍受女真贵族种种侮辱性的展示安排,所谓郡王也好,公候也好,都不过是个幌子,这两个亡国之君在漠北之地,过得诚可谓是生不如死。
现下宋徽宗赵佶已然病故,惟有顶着个天水郡公之名的赵桓仍自握在女真人的手中,这对于所有的宋国子民而言,都自是一种无日敢忘的奇耻大辱,是以不但岳飞、刘琦等几员名将,时时都自以迎还二帝为念,纵然是前些日子由秦桧主导的那与女真金国所谓的什么和谈里面,关于徽宗梓宫与钦宗皇帝的归属问题,也都还自是首要的重中之重。
“对,天水郡公”,金兀术望着赵匡胤,眼神里浮起了一阵狡诈的神色:“陛下的兄长,大宋皇朝昔日的钦宗皇帝!”
他看着赵匡胤,脸上绽出一丝笑意:“陛下不会已经把他忘了吧!”
赵匡胤淡淡一笑,说道:“元帅若是肯将钦宗皇帝送返大宋,朕自是无任感激!”
他已经有点明白了金兀术的意思!
毕竟自己这个不肖子孙,虽说也自是徽宗皇帝的亲生儿子,大宋皇族的正宗血脉,然而原本却终究不过是受封王爵的康王而已。
若不是女真人举大军南来,攻破了汴京神器,甚而将徽、钦二帝尽皆掳掠北去,确实也轮不到他登基为帝。
当日里那位徽宗道君皇帝一众子女之中,时为太子的钦宗皇帝赵桓身为嫡长子,是大宋皇朝最为理所当然的继承人,然而徽宗皇帝对于这位太子桓却不知为何,长久以来,一直存有心结,只是碍于赵桓嫡长子的地位,又有朝中一干坚持法统传续正当性的重臣支持,这才不得不将赵桓立为太子,而在这位道君皇帝心目之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却是他的第三个儿子郓王赵楷,是以一直以来对于太子桓不冷不热,却是将许多关键的差使,都交给了赵楷去做,是以终徽宗一朝,围绕着皇位承袭的明争暗斗,都是在太子桓与郓王楷之间展开,至于这位皇九子赵构,由于出身生母原本便自名位不显,虽然也有些投机取巧的臣子们意图借拥立天子而谋取富贵,但终究是少之有少,相较于太子桓与郓王楷而言,有朝一日继承大宋皇位,君临天下的场面,对于这位皇九子赵构,不过是一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罢了。
也正因此,借着女真人南下之机,终于正位为君的钦宗皇帝赵桓,甚至于在女真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对于朝堂之中有可能威胁到其皇位的势力仍然一直保持着极高的警觉,但却始终也只是将目光集中于那位已然退位为太上皇的道君皇帝以及郓王赵楷的身上,反倒是对于赵构不甚放在心上,是以才会在女真人稍稍退却之际,让这位皇九子赵构领了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出镇东南,也正由此使得自己的这个不肖子孙逃过了女真人洗掠汴京之劫,成为了置身于汴京之外的道君皇帝的惟一血脉。
只是赵构虽然在国都沦陷,二帝蒙尘之际已然成为了大宋皇朝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也尽得天下军民士子的认可,然而却终归是在父兄尤在的情况之下登基称帝,虽说事急从权,然而在注重孝道与法统的正当性的大宋皇朝,这仍旧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
甚至于赵匡胤相信,当那群虎将当年一路凯旋高歌,将女真人打得节节后退,高呼着要收复河山、迎回二帝的时候,只怕自己 这位不肖子孙的心中也早已是千百次地想过,若当真迎回二帝还朝,那自己却又应当如何区处?
身登大宝,君临天下,只怕每一个有资格问鼎大位的皇子,自孩提之时便自经常做着这样的梦想,而今赵构既然因缘际会得偿所愿,那自然不可能再将这张天子宝座拱手与人,哪怕对方是自己的亲生兄弟还是亲生父亲!
虽说自己那个不肖子孙的父兄当时已然成为了女真人的阶下之囚,而若自己这个不肖子孙真地能倚仗着自己座下的诸员虎将直捣黄龙,尽复河山,那自然是大宋皇朝的中兴之君,纵然迎得二帝回还,一时之间,自也不可能要求他将皇位拱手相让,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一父一兄,终归也都是做过大宋皇帝的人,只要他们存在于朝堂之上,就会时刻不停地提醒着大宋皇朝的所有人,他身下的天子宝座,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地就应当由他来坐。
纵然那两位大宋曾经的君王经历了漠北之劫后,已然再无半点野心,总也还会有一些意图攀龙附凤、以求拥立之功的臣子们煽风点火,甚至……甚至黄袍加身。
赵匡胤淡淡一笑,他当日取大周而自代之,自然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然而对于臣下这样的心态,却是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