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倒抽一口冷气,“虎父无犬子啊。”</p>
“你们看着吧,这事儿没完。</p>
皇上那么英明的人,敢留下太子监国,自然是有安排的。”</p>
果然,第二日朝堂上,方玉就出手了,御史台最铁面的两个御史上了折子。</p>
弹劾了丞相最后两个帮手,一个户部,一个吏部。</p>
一个贪墨,一个老家亲族卖官。</p>
同样是人证物证齐全,抵赖都赖不了。</p>
太子当时就下令,把两人抓起来下狱,家里封门,等待抄家。</p>
满朝文武都惊呆了,丞相一派自然是人人自危,就是保守派和中立派,也觉得太子莽撞。</p>
皇上不在京都,这般冒然处置重臣,容易引起朝堂震荡。</p>
有老臣出列,建议道。</p>
“太子殿下,此事事关重大,是不是再调查清楚…”</p>
“是啊,殿下。</p>
二位大人平日都是一心为国为民,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p>
殿下如此轻易定罪,恐怕会寒了人心。”</p>
有丞相一派的朝臣立刻顺杆爬,出列力保同伴。</p>
有人带头,其余就好似顺理成章了。</p>
紧接着,又跳出来五六个人,都是这般,嘴上求情,但话里话外总带了几分威胁之意。</p>
太子静静看着他们表演,直到所有人都有些尴尬。</p>
他才开口问道,“历来犯错就要处罚,无论官大官小。</p>
这同父皇在不在京都,有什么关系?</p>
难道父皇在京都,就可以容忍他们卖官贪墨?</p>
还有,什么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p>
他们每月没有领俸禄吗,难道在为大魏无私奉献?</p>
什么时候,为臣子的,可以同帝王叫嚣功劳苦劳了!”</p>
众人大半都低了头,但也有人梗着脖子反驳道。</p>
“殿下,臣等也是为了殿下好。</p>
皇上不在京都,凡事求稳。</p>
不如,殿下把此事写下来,送给皇上定夺,如何?”</p>
“这主意…不错,”出乎众人意料的,太子居然一口答应下来。</p>
“不过,这些折子,恐怕说不明白来龙去脉,父皇反倒看的疑惑。</p>
这样吧,这位爱卿,就辛苦你亲自走一趟边塞,亲口禀告给父皇好了。</p>
正好本殿下也很久没见父皇,心里惦记。</p>
辛苦爱卿即刻出发,多替本殿下问问父皇安康,以及父皇什么时候回京。</p>
他多在外一日,京都就不稳一日。</p>
本殿下难以服众,罪臣有错,都不能处置呢。”</p>
说罢,他起身就回了后殿。</p>
吴总管冷冷扫过众人,高喊一句,“退朝!”</p>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都是脸色不好。</p>
他们谁也没想到太子会如此强势,即便整个朝堂都反对,他也不肯妥协。</p>
甚至四两拨千斤,神来一笔,把出头的官员直接发配去边塞了。</p>
要知道这时候已经入冬了,往北走,简直就是送死去了。</p>
一路上严寒,山贼,道道都是关卡。</p>
而且见到皇上要怎么说,有罪臣贪墨卖官,太子要处置,他觉得不能处置,所以跑来找皇上告状。</p>
以皇上的脾气,怕是要亲自抽刀砍他成十八快!</p>
显然,那梗着脖子的官员也想到这个下场了。</p>
他的脸色简直比雪还白,四处看了一圈儿,人人都躲开他的目光…</p>
枪打出头鸟,他就是那个出头鸟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