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父债女偿(2 / 2)

“谁让他们一家子都坏心眼算计,活该!”</p>

方圆儿也是听得忍不住笑,“朱红怕是要把她气死了。”</p>

“是啊,姓于的还要端贵女架子。</p>

朱红说,出宫的才是贵女,留在宫里的都一样是奴婢。</p>

姓于的,气得废了一张纸,又要从头抄写,后来她连话 都不敢说了。”</p>

秋雅得意,难得夸赞朱红。</p>

“就该朱红姐姐这样的治她!”</p>

“太后那边没人过去拦着?”</p>

“当然拦着了,但朱红姐姐说了。</p>

一个奴婢,皇后娘娘都使唤不动,这是大不敬。”</p>

众人边说边笑,干活儿都变得轻松愉快了。</p>

第二日,晴红几个亲自押着马车,拉着祭品送到楚家。</p>

跟随她们一起的,还有宣旨太监。</p>

皇上封了妻子生母为三品的诰命夫人,这般葬礼就更隆重了。</p>

方家老少都在楚家帮忙,楚夫人感激,更高兴的还是云氏。</p>

她一个人忙碌坏了,有了刘氏和王氏帮忙,简直是解了燃眉之极。</p>

方家买下的小庄子,这么短的功夫,已经有出产了,送来不少新鲜菜蔬,杀了三头猪,五只羊。</p>

城里的铺子送了海鲜和果子,加上方圆儿亲手张罗的祭品和待客点心,也就齐全了…</p>

待得挪坟结束,入土为安。</p>

微服出宫的方圆儿,上前磕头烧了纸。</p>

楚老太爷扶着闺女坟头,放声痛哭。</p>

“星晴啊,以后爹去九泉之下见你,也不怕了。</p>

你的闺女,爹给你找回来了!</p>

可怜的孩子,你怎么就这么没福气,看不到这日啊!”</p>

楚家都是哭的泪人一样,方家众人也是抹眼泪,赶紧劝慰。</p>

到底让楚家人收了悲声,回了家。</p>

因为是白事,不好太过操办。</p>

楚家只放了十桌儿酒席,前院后院儿各五席面,招待的都是亲朋好友。</p>

但院外却放了流水席,招待附近百姓吃羊汤面条…</p>

忙完这件事,月份也就到了七月,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西瓜开园的时候。</p>

桥安县的西瓜一如既往的大批量运往京都,得益于方玉前几年的卖力推广。</p>

如今不只桥安县,附近几个县也都开始种西瓜。</p>

所以,原本极昂贵的西瓜,如今也因为一斤十文钱的便宜价格,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里。</p>

但凡日子过得去的,有些家底儿的,白日里买上一个,扔到井里镇着,晚上吃过饭,大刀切开,一家人摇着蒲扇,吃着西瓜,就是最欢快的时光了。</p>

方玉虽然离开桥安县,但在桥安百姓心里,他却是永远的父母官。</p>

西瓜刚开园,瓜农们就摘了最早熟的主根西瓜送到了京都。</p>

方玉无论是给银子,还是推辞,都不成。</p>

最后只能收下,分给了刑部衙门和大理寺的同僚,别说主官,就是小吏们,下衙时候都能抱一个回家。</p>

而接下来,每天都有一车,从来不多也不少。</p>

显见是瓜农们约定好了,甚至排了队。</p>

方玉无奈,只能吩咐善缘堂,到桥安县开展了一次长达半个月的义诊。</p>

看诊,开药方,抓药,都不要一文钱。</p>

这就是对百姓们爱戴的回馈,也是百姓们最喜欢的方式。</p>

于是,方家楚家,几处铺子,甚至辛家,都不缺西瓜吃了。</p>

方圆儿在宫里,都吃过桥安县的西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