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云起书院(2 / 2)

京都不同咱们家里,多有看衣帽敬人之辈。</p>

你以后代表的是咱们家和楚家,不好被人看轻。”</p>

方圆儿懊恼叹气,活动一下酸疼的脖子。</p>

“好想去海边,去大漠光脚儿疯跑,总觉得进京就是进牢笼了。”</p>

“放心,没人能委屈你,不高兴了,咱们就走。</p>

这皇后别人稀罕,家里都知道对于你来说,反倒是负担。”</p>

方玉拍拍妹妹的肩膀,“但从另一面说,这也是别人求都求不到的经历。”</p>

方圆儿点头,“我也这么想的,好在有洞天福地在,去哪里都方便,宫门也关不住我,否则真是要憋闷死了。”</p>

而这会儿,马车外,楚老太爷终于同众人寒暄过了,互相行礼道别。</p>

楚家车队重新出发,拐去了二十里外的云起书院。</p>

陈大海跟随新皇进宫,但崔琰却留了下来,继续带领一千近卫军护卫楚家车队。</p>

当然,方圆儿更愿意相信,他是打定主意要“监督”物资迅速到位…</p>

云起书院不大,甚至说同高官达贵的别院相比,也差不了太多。</p>

整个书院,占地五亩左右,倚山而建。</p>

山是普通的小山,却种了很多桃树,据说当年花开时候,也是京都一景。</p>

但楚家人突然离开,书院锁门,只有一家老仆留守打理。</p>

顾不得山上桃园,桃树慢慢枯死,这景致没了,书院也渐渐被人遗忘了。</p>

但几日前,方玉把花想容的姑娘们派了过来。</p>

清理打扫院子,修葺房屋,糊新窗纸,添了新木器,甚至还挪了一些花草在园中。</p>

沉寂十几年的书院,立刻就多出了几分生气。</p>

楚家众人居住的院子,占了书院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都是学舍,藏书楼等。</p>

楚家院子和后边书院之间有高墙阻隔,也有角门可以通行。</p>

而书院也另有门户,可以供给学子和先生们出入。</p>

整个设计中规中矩,却也方正大气。</p>

花想容的姑娘们只拾掇了楚家院子,书院那边还要出老爷子做主,才能动手。</p>

一千近卫军直接驻守在了书院二里外的空地上,扎起帐篷,也埋了锅灶。</p>

营地旁有条小河,倒也足够人马用水。</p>

崔琰带了一百人,护住了整个楚家院子。</p>

原本以为楚家还要不喜,没想到楚老爷居然亲自出面谢过他们。</p>

显见,对于楚家来说,颜面和自由,都及不上外孙女的安危重要。</p>

楚夫人也是真心谢过方玉和朵五等姑娘们,她路上就一直惦记。</p>

家里荒废了太多年,怕是安顿要很麻烦。</p>

不想,所有屋子都打扫干净,院子里荒草不见一棵,花木旺盛。</p>

屋子里木器齐全,床上被褥也都是崭新的。</p>

几进院子,每个主屋甚至还新搭了大炕,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天冷时候睡觉,都是极方便实用。</p>

楚老太爷带了没成亲的楚长风,住在主院。</p>

左侧院住了楚一鸣夫妻,带了两个小孙子。</p>

右边侧院则给了楚志民夫妻。</p>

而整个后院都给了方圆儿,这是看重,也是给外孙女足够的自由。</p>

方圆儿很是满意,留下朱红她们拾掇行李。</p>

她则带了夏雨和春桃,亲自下厨做了午饭。</p>

楚家人自然高兴,但最高兴的却是在前院歇脚儿的崔琰了。</p>

“哈哈,将军简直太好了,知道我就想吃红红烧肉泡米饭。</p>

居然给我炖了半锅,哈哈,今天可能吃个痛快了!”</p>

楚志民原本想邀请他到正院去吃饭,结果见他把米饭直接扣到炖肉的砂锅里,吃的这般豪迈痛快,也就打消了念头。</p>

他吃的自在就好,去了后院许是要拘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