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后院的正房厅堂里,陈县令不在,只有那位年轻貌美的二夫人。</p>
许是为了孩子生病有些心急,她的眼圈儿有些红。</p>
原本就有些弱柳扶风,更显几分娇弱,无比惹人怜惜。</p>
一见孙老先生,她就上前行了半礼,说起孩子昨日在院子玩耍,许是受了风。</p>
</p>
孙老大夫赶紧进了内室,给孩子看诊。</p>
方圆儿拎着药箱,也跟了进去,却只站在门口。</p>
门口有个高脚凳,凳上放了一株四季梅,正在盛开。</p>
方圆儿悄悄伸手摸了摸四季梅的叶子,那位二夫人偶尔看见了,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p>
孙老大夫诊了脉,就要二夫人把小姑娘抱起来,打算看看孩子的舌苔和嗓子。</p>
小姑娘三岁左右,穿着红色的袄裙,神色却是有些蔫。</p>
孙老先生看了方圆儿一眼,见她好似在愣神儿,就道。</p>
“方姑娘,把药箱递过来。”</p>
“哎,来了。”</p>
方圆儿回神,赶紧把药箱送上。</p>
许是听得方姓有些耳熟,二夫人抬头就要问一句。</p>
正这个时候,有婆子禀报。</p>
“夫人,老夫人来了。”</p>
二夫人迎到门边,陈老夫人已经迈了进来。</p>
不想,她第一眼就看到了方圆儿,惊喜上前问道。</p>
“圆儿啊,你怎么在这里?”</p>
方圆儿赶紧行礼,笑着应道。</p>
“老夫人一向可好,我家里准备了年礼,我原本先去了孙大夫的药铺。</p>
想着从药铺出来就来给您拜年呢,不想正好二夫人派人请孙大夫过来。</p>
我就跟着一起来了。”</p>
孙大夫也是应声,“方姑娘算我半个弟子,随我学一些药性。”</p>
那位二夫人眼神闪了闪,笑道,“原来这位就是方姑娘,我倒是听母亲常提起。</p>
不想今日居然才见到。”</p>
方圆儿好似听不出她话里的几分不满,行礼应道。</p>
“二夫人好,一直想来给你请安,倒是没有机会。</p>
今日冒然随着先生过来,也是巧合,还望夫人不要怪罪。”</p>
“不怪罪,你也是好意,怪罪什么。”</p>
陈老夫人也不管儿媳脸色,拉了方圆儿在窗下的椅子上坐了。</p>
“说起来,你上次给宝哥儿推拿了一次,宝哥儿就退烧了。</p>
我还一直觉得神奇,不想你是同孙先生学的本事。”</p>
“咦,推拿?”孙老先生拾掇药箱,好奇应道。</p>
“我从未教过她推拿,这是什么医理,还能帮助小儿退烧?”</p>
“我家金子才五岁多,平日也偶尔头疼脑热,晚上闹着不肯睡。</p>
我也是看着医书,慢慢琢磨出来的推拿之法。</p>
治不了大病,只能缓解一些病症。</p>
上次,老夫人带了宝哥儿借住我们家里,夜半发热,我一时心急就用了一次。</p>
宝哥儿也吃了您给的成药丸子,两样加一起,这才退了烧。</p>
说起来,我只是锦上添花而已。”</p>
“谦虚什么,任何手段只要对病患有帮助,就是好的。改日,你记得同我仔细说说。”</p>
孙老大夫是医痴,见猎心喜。</p>
方圆儿自然应下,那位二夫人不知怎么想的,突然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