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吴玠北上袭克烈,华军围攻窝鲁朵(1 / 2)

 大华朝设立甘陇路,范围大致是林冲穿前的甘肃、宁夏、青海大部,加上内蒙西和新疆东。路府在凉州,路长宣赞。西北军区司令韩世忠领第六军,以西宁为军部驻扎地,要绥靖河湟和青海;吴玠领第二军,以凉州为驻扎地,主要针对西边的高昌回鹘和北边的克烈部。</p>

河湟陇右,汉唐为汉家所有,周边虽多有异族势力,但中原王朝强盛时,皆是怯汉家强军,羡华夏文明,都在主动或被动汉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p>

安史之乱后,唐朝虚弱,吐蕃乘机逐步蚕食了河西诸州。五六十年后,从唐大中五年(851)起,张义潮起义,率归义军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此后逐步收复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然后收复凉州,再收复西州、轮台、清镇等城,使吐蕃势力被彻底逐出河西、陇右之地,此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p>

张义潮死后,由于内争外战,以及唐廷猜忌,归义军陷于内乱,纷乱不止,势力和地盘不断缩小,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李元昊灭亡归义军政权,归义军最后一任头目曹贤顺向西夏投降。在西夏统治下,河湟陇右逐渐夷化,数代下来,很多汉人都自认为是夷族了。毕竟人是趋利避害的,林冲穿前的民镞政策,不也鼓励了很多汉人脱汉入少吗?</p>

中华四年(1130),大华军覆灭西夏,收复了河湟陇右,才算终止了这片区域夷化的进程。</p>

</p>

大华军收复陇右之后,很多原本已经夷化的汉人家族又开始了回溯的进程,加上官府的推动,这片区域的腥膻之气正在逐步减少。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夷族战死或被大华军剿杀,或被大华军抓去劳役营;而且钟相杨幺造反失败,先后将十余万摩尼教骨干教徒,被强行迁移到甘陇路。</p>

第二军副军长吴玠,乃是大华朝九大主力军里,唯一的一位非梁山好汉带军的。吴玠虽然能力出众,灭西夏时还立过大功,但还是有人对他任军长有非议。不过林冲独断专行,压了下去。</p>

吴玠收到来自大同林冲的急令后,立即召集部队。他与韩世忠和宣赞杨瑃商议后,将防务全交给了杨瑃的边军旅和一个沙漠师,自己率第二军全军,加上一个沙漠师,共约四万人,去攻击胆敢出兵大同的克烈部。</p>

担心主力走后有人搞事,吴玠通知各党项、回鹘、羌人部落,按部落大小,出人出马出粮草,战后再还账和奖赏。吴玠在当地各部落有声望,又得三万余人马,以及粮草。</p>

林冲的命令只是要吴玠攻击克烈,并无具体要求,比如出多少人马,占多少地盘,杀多少敌人,等等,只要吴玠便宜行事。吴玠与韩世忠商议,既然克烈部敢去找大华朝皇帝的麻烦,那大华军也该去找克烈部王汗忽儿札胡思的麻烦,大家都往大处搞。若非不好意思抢吴玠的功劳,加上河湟有些羌人部落蠢蠢欲动,韩世忠都想自己北上去剿克烈部了。不过韩世忠留在河湟也不得清闲,此为后话暂且不表。</p>

窝鲁朵城(蒙古哈拉和林北),位于斡耳罕河西岸,早年曾短暂为回鹘汗国都城,后来为阻卜部落的中心,为前辽所征服,辽灭后来被克烈部占为中心营地。</p>

窝鲁朵城说是个“城”,建筑连中原的一个堡寨都不如。那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城墙,还是三百年前作为回鹘汗国都城留下的痕迹。城内除了被称为王汗元帐的一座大殿,别的建筑都低矮破旧。以前有汉人工匠奴隶,还能维持点;大华朝立朝后,草原部落再不敢驱用汉人奴隶,这城内建筑便几乎无人建造维护。以至于有的克烈贵人,干脆在自家大院里,又支起了帐篷。</p>

这里已是漠北草原深处,自霍去病后,几无汉将汉兵到过此地。当忽儿札胡思听人禀报说有大军杀来的时候,还以为是乃蛮部或者是吉力吉思部来抢劫了。直到阵阵枪声传来,以及又几波探报传来,忽儿札胡思才清醒,真是大华军。</p>

先到的是吴玠亲率的三万骑军,包括了二万党项、回鹘、羌人部落牧骑。后面还有四万步骑结合的大华军,则是步步为营,向北而来。</p>

克烈部的主力兵力,已被忽儿札胡思的长子带着,与八尔昙一起去偷袭大同城。忽儿札胡思只剩一万亲军在左近,加上急吼吼聚拢的万余牧骑,凑了二万多骑,迎战大华军。</p>

大华军滚滚而来,匆忙列阵的克烈人也只得迎上,却不料两军还有四五里地,大华军两翼的党项、回鹘、羌人部落牧骑放慢速度,中军却停下列阵。</p>

中军里,携带了十几门小山炮,皆是分拆了用马匹驮运。片刻之后,组装完毕的火炮开始发力,立时就把克烈军阵势打散了。正好大华军的两翼杀到,混杀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