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在柳恋痛苦的和小亚玩了几天的过家家之后,终于被小舅解放了出来,小舅放了一天假,带着柳恋上树爬墙,摘榆钱偷枣子的闹腾了一天,终于让柳恋郁闷的心情解放了出来。

然后,大舅就兴高采烈的把他们这一阵子照的相拿了过来,除了最初的几张不好之外,柳恋发现大舅的水平是越来越高,构思取景或许还不够,不过整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都通过这黑白照片中光与影的对比明确的表现了出来,比如柳恋的娇俏可爱,大舅妈的母爱,小舅舅的憨厚,外婆的慈爱,外公的严肃,都跃然于照片之上。

就连外婆见了照片都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那是我吗?”

或许农民不懂得什么是光与影的效果,什么是色彩的应用,但是他们通过他们自己最原始的敏锐感觉还是感觉到了这照片中人物的神韵。

柳恋眼珠转了转本想要求自己来保管这些照片的,后来一想,就这小年龄让你保存才是不正常了呢,不过这些照片她确实有用,怎么办呢?

柳恋眼珠转了转看外婆把照片收了起来放在房间里的抽屉里,想了一想,没有其他办法,看来要做回小贼了。

于是,柳恋的外婆就发现,柳恋这两天也不出去玩了,一天到晚的弄着一张硬纸板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又是针又是线,还把一些碎布条碎棉花什么的拿来用了,她几次想看柳恋在做什么都被柳恋藏了起来,没看到,最后看她除了神秘点也没其它异常也就没有管她了,随她折腾。等东西做好,柳恋偷偷摸摸叫了大舅出来。

“大舅,今天有空没?”柳恋拉着大舅蹲在门口低声问道。

“有,这两天地里活不忙。”子军也低声答道。

“那我们照相去吧。”柳恋鼓动道。

“可是,你外公和外婆都反对我弄这个,被知道了,指不定又是一顿骂呢。”子军有点犹豫。

“所以才要偷偷的啊。”柳恋继续鼓动,“而且我们这次不在这拍,他们应该不知道。”

“不在这拍,那去哪?”

“去城里啊,城里不是有个桥吗,桥傍边还有些柳树,整天在家拍,你也腻了吧。”看大舅有些意动,柳恋继续诱惑着说道。

“去城里,那好吗?”

“好,肯定好,如果穿帮到时你就说我一定要去的不就行了。”柳恋挤着眼睛对大舅说。

子军看着好笑,这小恋也太古灵精怪了,懂的多不说,她想做的事,还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不过他确实是有些心动到是真的,当然事败也不会推到柳恋身上就是了,他还没有这么没用,他这么大人都已经成家了,爸妈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两个人说好,大舅回家拿他的相机,柳恋也回家拿她的东西,外婆只看见她一溜烟的回来又跑了出去,叫都来不及叫。

到了大舅家,见大舅已经拿好了相机,也拦好了车子,当然是顺路的马车,那会儿可没有出租车。

柳恋和大舅爬上去,五里铺离城真的很近了,20分钟左右就到了,这还是路没修好的原因,记得后世修好后,外公和外婆都是走着去的,才5分钟。

到了一看,真是人山人海,柳恋估计全县城有空的人都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柳恋挑了今天的原因,县城是每逢日子带3、7、9的都是集市,现在还不像后世那样到处是菜市场和超市,平时想买什么东西开车去就好了,大家想要买东西还是要去集市的,附近有什么人想买什么东西也是逢集市再买。所以柳恋他们到的时候才看见人山人海的,都没下脚的地方,赶车的人把车子放到认识的人那里保管,约好了时间会合,就逛集市买东西去了。

集市上买东西的还挺齐全的,买衣服的、买花布的、买糖葫芦的,买包子的,还有买河捞的。

河捞是地方的方言,事实上是原料就是荞麦面,因为买荞麦面的都是在河边搭一摊子,摆几张简陋的桌子,支一口大铁锅,上面架一带孔的木质漏子,当然它的作用不是捞东西,而是通过这些凿的比较均匀的孔,把放在里面活好的桥面面用一个和它配好的木头用力的压下去,形成圆形的面条,漏入底下的铁锅中,因为一般做这个的都在河边,煮好了还要用力的捞出,再点上葱花和香油,荞麦面的口感再加上葱花香油的香味,搭配的相得益彰,因为煮面的地方和动作,所以大家都叫河捞。

柳恋和大舅,就在这个地方停了下来,柳恋不是4岁孩童,没什么好害羞的,在柳树下站定摆好姿势,在众多奇怪的眼光中让大舅给她拍照。

然后,还让大舅把她做好的用棉花、碎花布以及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些亮片做成的简单相片展示板,挂了起来。

刚刚打开那个简陋的纸板的时候,子军也有些惊讶,怪不得柳恋一直拿在手中不让碰,不是说东西多值钱,只是真的把几张照片摆的很好看,子军不会形容不知道怎么讲,不过他知道是难得的值得收藏的东西。

整个展示板都是柳恋自己的照片,柳恋特意挑了一些她认为很有意义的相片,将整个纸板以断断续续没有规则的、不同颜色的碎花布铺底,又用细细的纯色布条做了一些蝴蝶结和各种很有立体感的小花,然后将不大的照片(当时的照片一般只有2.5寸)以不同的方式粘贴在上面,并且以对话的形式标注上了一些对话和感想,这样一个简单的照片展板就做好了。

这是柳恋照着后世那些手工做相框,相册的办法做的,想着应该能够引起一些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