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玉屏山(1 / 2)

红颜为相 高楼望月 0 字 2021-08-24

 (感谢大耳郎的打赏。^_^)

既然是协助都察院和刑部办案,那将来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李文亮的一份,虽然好像拿公事请求人家,有点不看重同年交情的样子,但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李文亮自来到洛阳当知府,自然也有他的人脉在,很快事情经过就摆在了赵剑秋她们的书案上。

事由和他们在京城看到的出入不大,玉板县早稻丰收,感念朝廷去年的救灾和免税,百姓们交公粮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按数完成任务,谁知道运公粮经过玉屏山时,公粮居然被劫走了。

粮虽被劫,但当时没出人命,押粮的官差和临时雇用的人都只是被绑,充其量受了点轻伤而已。

押粮的人几乎都是玉板县本地人,留活口的结果就是其中不少人都认出那些劫匪也是当地人,多数是蔡家村、高家村的村民。

众口一词,玉板县知县马上派兵去村里搜查,结果发现两村的成年人都不见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在村里。

这明摆着不正常,知县从剩下的人口中问不出什么,便下令封村,拿那些老弱病残为质,等村里的成年人回来。

可几天过去后,就传出了那些人占山为王的消息,据说玉板县知县当时听到便傻了眼,别说他治下出了反贼会不会乌纱帽保不住,就是那些庄稼汉劫匪怎会如此心狠?他手上还有不少人质呢?难道他们为了谋反连自家亲人也不要了?!

两村的老弱病残总共有近百人,就当知县在考虑是否找几个与反贼关系近的杀人立威时,在玉板县附近出差办案的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罗林和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原都赶到了玉板县衙。

刑部和都察院是出了名的不和,刑部郎中和监察御史见了面也没给对方好脸色,但对于这案子两人的看法倒是一致的:不要忙着杀人。

罗林和李原去见了那些反贼家属,当时是没有旁人在场的,所以谁也不知道他们问了什么,那些人又回答了什么,只是两人问完话出来便说要去山上劝降。

为了表示诚意,罗林和李原没带士兵,甚至是手无寸铁的上了山。

玉板知县也不知那两人哪儿来的信心,也不敢跟着上山,只能远远的在山边边处等着,结果等来的是被山贼挂在旗杆上的两颗人头!

……

看了这血淋淋的报告书,赵剑秋和江天暮面面相觑,他们在京里只知道同事是上山劝降被杀的,但不如这份详细,详细到两个同事居然现在还尸骨未见?!

“玉板县秦知县跟山贼提出返还罗、李两位大人的遗骸,可山贼说身体早扔了,人头…还要挂着示众。”李文亮说起来都不忍。

“太平盛世,居然有这种凶徒,这种恶行。”江天暮的脸色也冷了下来。

赵剑秋更是触目惊心,这般的凶相毕露,与“暗影”的人行为完全一样,真是他们在背后策划,才让一群村民都失了理智?!

“这是玉屏山一带的地图。”李文亮办事细致又周到,“这山里情况极为复杂,据说本地人都容易迷路,所以当地驻军目前还没开始行动,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火烧山,让反贼无处可藏。”这办法不是他想出来的,是进入玉板县的军队提议的。

“不行,那样牵扯太大了,山火着起来可不是小事。”赵剑秋前世住的村子附近就有山,她亲眼看见过山火的威力,何况古代救火的条件可不如现代的专业。

“玉屏山下就是蔡家村、高家村两个村子,这群山贼倒是找了个好去处。”江天暮的手指在地图上指指划划,对这个建议却是不置可否。

李文亮也不再多言,他本来是洛阳知府,玉板县的山贼本就不是他的工作。

……

知道了这群山贼的残忍冷酷,又想到他们可能和自己一直追查的“暗影”有关,赵剑秋并不想再让江天暮和她一起去。

“李年兄,有件事小弟想拜托你…”晚上赵剑秋找到李文亮。

……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剑秋就背着包裹来到知府府邸的后院,李文亮特意给她留了个没上锁的小门,连马匹也在旁边的树干拴着。

赵剑秋一个人骑马到了洛阳城下,靠着知府特别的通关文书,洛阳城门提前为她一个人打开,出城后听着背后城门缓缓关闭的声音,她没有回头看,心里对江天暮是有点抱歉,但想到这是在救他的性命,也就不内疚了。

拿着地图上了官道,赵剑秋向玉屏山的方向行去,她得先打听情况,想办法进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