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御膳房?(1 / 2)

红颜为相 高楼望月 0 字 2021-08-24

 张小芹家所在的村子虽然不算富有,但生计还过得去,消息也不闭塞,就是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在一些人脑中根深蒂固的存在,张小芹就是受害者之一。

张小芹的父亲是三代单传,所以老人盼着抱孙子盼得有些走火入魔了,结果头胎生了个女儿,这老人的失望可想而知。

张小芹还没满月,爷爷奶奶就打算把她送人,还是张小芹的母亲给公公婆婆下了跪,又指天立誓一定给张家生个儿子,才把女儿留了下来。

结果过了四年才生下了张小芹的弟弟,这四年母女过的什么日子自不用细说,而在这种折磨中,连母爱也慢慢淡了,“你为什么不是个男孩?”成了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直到弟弟出生,她才得以脱离家人的怨气。

有了男孩,张家人自然把他宠上了天,从她这儿随随便便的张“小芹”到弟弟那寄托无限希望的张“耀祖”,亲人的偏心一目之然。

好在从小张小芹就是个能干的孩子,为了证明女孩也是有用的,她放学后还会打猪草、拾柴火、下河沟摸鱼,尽量让自己不空手回家。

那天同样是放学后,张小芹上山去采蘑菇,谁知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刚上山就下起雨来,怕家里人担心,张小芹想冒雨下山,结果忙中出乱,她在山里迷了路。

直到第二天上午,张小芹才在山中碰上同村的守林人,被送下了山。本来张小芹以为回去后会面对家人的怒火,谁知道一切如旧,张家人根本就没发现她不见了一整夜,张小芹终于明白她被家人忽视的多彻底了。

细算张小芹短暂的一生,真正重视她存在的只有室友兼好友陆丹,可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却先连累到她,自己被扯到“暗影”一事中,和自己相关的人也受到了调查,还真是给人添麻烦了。

……

前车可鉴,赵剑秋(张小芹)不想再与人深交,只怕再累及他人,可是,从小缺少关爱的她本能的朝温暖处靠近,犹如飞蛾投火般痴迷,怎么办?

“你们还真是好大的胆子。”知道了昨晚赵剑秋他们去了哪儿,一向不在乎的柳易生也忍不住埋怨。

“意外嘛。”赵剑秋笑笑,她是意外,江天暮居然连这事也没瞒柳易生。

“天暮向来不认识路,不过你怎么也会迷路的?”柳易生皱眉,亏他还觉得这人稳重呢。

赵剑秋是被“暗影”的记号引进去的,至于记号为什么忽然消失,她也不清楚,更不能和别人商量。

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原来柳兄也知道天暮不认识路。”看来江天暮真不是装的,何况装路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

“你知道我们怎么认识的吧?就因为他迷路。”说起这个,柳易生果然忘了追问赵剑秋为什么会迷路。

柳易生也是在家乡预定了京城的江湖客栈,所以踏进京城门头件事就是找人问路,不过不用他开口,就听见某人也在打听江湖客栈,柳易生自然乐得轻松,可明明好心人告诉往东走,某人却硬是往北去,看不下去的柳易生终于出面指出正确方向,这样就认识了某人---江天暮。

“天暮是自己进京的?”赵剑秋想象不出一个路痴是怎么一路顺风过来的。

“谁知道他家里人怎么想的。不过天暮他虽然分不清东南西北,但前后左右还是清楚,你只要告诉他往左还是往右走就行,而且只要他走过一遍的路,他就不会再忘了。”柳易生和江天暮认识要久些,总结出经验了。

分不清楚东南西北,却能过目不忘,赵剑秋摇摇头,这个江天暮还真有趣。

……

两天后,赵剑秋在发下的公文中看到了对卢阁老孙子的处置:斩立决!并着当地官府从卢氏族人中螟蛉一子,继承卢阁老家的香火,其苦主也由朝廷出钱怃恤。

这个判决可是双方都照顾到了,但赵剑秋看这公文似乎不是太子的笔迹,那字虽飞扬却不张扬,行云流水的很好看。

“这是陛下的笔迹。”柳易生看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么说陛下回来了,可怎么没什么动静?”赵剑秋意外,听说这位宣和帝最喜欢悄悄到民间玩,怎么连回来也是悄悄的?

“皇帝出宫太频繁了,他不喜欢大张旗鼓的做法,不然要是知道他回来,咱们翰林院今日哪能就这么几个人。”柳易生语带嘲讽的环顾四周,今天是休息时,所以值班的仍旧他和赵剑秋、江天暮三个人。

“我们今天的午饭怎么办?”江天暮关心的似乎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不过此时柳易生和赵剑秋必须重视他提的问题,因为中午就快到了,因为只要是他们新人值班,御膳房总会“忘了”给他们送饭,这是他们饿出的经验。

“我出去找些吃的。”柳易生自告奋勇,以往也都是他出力的。

不过这回赵剑秋不想再麻烦他:“我手头的工作正好干完了,还是我去吧。”她可不能总是吃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