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拥立赵构继承皇位,于南京应天府北郊设“中兴坛”祭天祭祖,登基为帝,可半路却杀出了一群程咬金。</p>
李三坚、宗泽携大宋太子赵谌而归,于是太子赵谌登基继位,尊“元祐皇后”孟氏为大宋皇太后,孟氏、赵谌、李三坚等人就连登基仪式也省了,赵谌于“中兴坛”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武”,赵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也因此为他人做了嫁妆。</p>
过了几日,李三坚因护国大节元勋,被新帝“敕封”为吴国公、殿学士、开封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枢密使。宋新朝廷暂不置右相,只有左相,也就是李三坚为独相,独揽朝政,还兼宋枢密院的长吏,枢密使。</p>
李三坚也因此掌握了大宋的军、政大权,成为了自有宋以来第一个真正的权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为辅国大臣,在这方面蔡京等权臣是远远不及的。</p>
只不过此刻的大宋风雨飘零,处于危难之中,李三坚也是授命于危难之中。</p>
朝中当然有人认为不妥,并表示反对,但却根本阻止不了。挟天子而令诸侯,就如完颜宗翰所言,在这个世上,强者吃肉,弱者被吃,弱肉强食,不但金如此,宋也同样如此。</p>
李三坚手下数万精兵就是他最大的保障。</p>
新朝廷也颁布圣旨,擢宗泽为尚书右丞、京畿路宣抚司宣抚使、东京留守;任命汪伯彦为礼部侍郎,黄潜善为刑部侍郎。</p>
新帝登基,李三坚总揽朝政之后,并未将曾经与自己做对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立即罢官免职。汪伯彦、黄潜善领军勤王,虽未与金军做过战。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同时李三坚刚为宰相,就罢黜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岂不是显得太小家子气了?</p>
宰相肚中能撑船,用人之道,并非只用顺从之人的,而也用反对之人,忠言逆耳利于行;用人之道,并非只用良臣、君子的,也要用佞臣、小人的,佞臣、小人也有其用处的。</p>
当然极大民愤者除外,这种人李三坚不但不用,还会严惩的。</p>
新朝廷又有旨意,置都统制司,擢姚舆为上轻车都尉、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定远将军,淮南东西两路、江南东西两路都统制等官职。</p>
李三坚废除了朝廷于政和年间推出的武散官阶,恢复了宋前期武散官阶,因此姚舆的武散官为定远将军。</p>
武将被称作将军,才能更显威武,而政和年间推出的武散官阶几乎都是什么大夫之类的,是宋的痼疾,“崇文抑武”。</p>
李三坚自总揽军国大事这一日起,就决意去除这一痼疾。</p>
赐费景阳进士及第,擢为翰林院直学士、通议大夫、知制诰等官职,赐吕师囊进士及第,擢为通直郎、起居郎、军中参军等官职。</p>
费景阳本就是进士功名,后被官府陷害,家中发生遽变,从而落草为寇。此刻</p>
李三坚恢复了他的功名,并提拔他于朝中官员,费景阳从此就永远洗白了曾经为寇的身份,当然对李三坚是感激涕零的。</p>
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官职不大,但却是极为重要,李三坚当然要用自己心腹之人。</p>
方腊旧部吕师囊也是如此,是彻底洗白了反贼的身份,当然也是对李三坚感激涕零的。</p>
黑旗军升为御营军,扩编为十二军,姚舆为陆路之师的统帅。御营军第一军,骠骑军,昭武校尉闵武炎为统制,翎麾校尉翟进为副统制;御营军新建第二军,武射军统制为宣节校尉花荣,副统制为宣节副尉索超;御营军第三军,神策左军,游骑将军许彪为统制,昭武校尉姜屠为副统制;御营军第四军,神策右军,游击将军冯湛统制,昭武校尉拓跋魁为副将、副统制;御营军第五军,摧锋军,游骑将军罗布瑞为统制、正将,昭武校尉呼延烈为副将、副统制;御营军第六军,神机军,游骑将军崔虎臣为统制,宣节校尉骨勒海为副统制;御营军第七军,八目军统制为振威校尉戴宗,吴九斤升为御营军副统制,免去游击将军燕四八目军统制一职,改任为提举皇城司,丹木为皇城司提点。</p>
此时此刻,大内之事是无比重要的,甚至重于军中之事,因此皇城司必须掌握在李三坚手中,皇城司之中的官吏也必须是李三坚的心腹。燕四自不必多说,多年的心腹亲信,而丹木原本为西北边塞的一名蕃奴,后李三坚不但救了他的性命,丹木还跟随李三坚南征北战的,立下了无数战功。而此时李三坚却命其为皇城司提点,原因就是丹木的心狠手辣。</p>
丹木由一名蕃奴,一跃成为了大宋皇城司的官员,自然是对李三坚感激涕零,并将李三坚视为一生的主人。</p>
此时此刻的李三坚再也不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顶了...而是他人害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顶了。</p>
李三坚的恩师苏轼曾经对李三坚说过,没有绝对的权力,不为绝对之事,而李三坚此时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