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在逃亡的这一路上,还频下“太上皇帝圣旨”,先后将东南“递角”、“纲运”等赋税控制在自己手中,严控东南勤王之师,其另立朝廷之意是昭然若揭。</p>
可赵佶想去江南,却有人不愿意去了。</p>
原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忽然觐见赵佶,走进赵佶的临时行宫,对赵佶拱手说道:“太上官家,微臣听闻金军已退军,我大宋已获全胜。”</p>
“高殿帅...”正与数名嫔妃嬉乐的赵佶尚未开口,童贯开口冷冷的问道:“全胜?高太尉之意...何也?”</p>
童贯一路追随赵佶难逃,手下兵马不多,只数千人,因而就欲吞并高俅手中的兵马。</p>
在这个乱世,只有手中有兵马,而且是大量的兵马,才是最安全的,才能与诸雄一争雄长,最起码手中有了兵马,才能保得性命。</p>
“回京啊,还能怎样?”高俅闻言反问道。</p>
“回京?”一直伺候在赵佶左右的蔡攸闻言摇头道:“京师已容不下我等了。”</p>
“蔡相公所言甚是。”童贯看着高俅说道:“不过是割地纳币之后,金军才退走的。且就如蔡相公所言,京师此时已是危殆之地,返京?你欲置官家于何地?”</p>
“俺欲置官家欲何地?俺倒想问问你,尔等欲置官家于何地?”</p>
高俅闻言怒道:“高某深受国恩,蒙圣恩,为军中殿帅,当守土抗敌,可却逃至此地,高某心中实在是有愧,因此打算回到京城,与京城军民一同抗敌。”</p>
“高太尉,你已经不是殿帅了。”蔡攸阴测测的说道。</p>
“你方才所言,金军已退,你此时回到京城,抗甚么敌?只怕是会引得京人笑话。”童贯冷笑道。</p>
“俺就算是被人笑话,也比你童大王于河北弃军而逃强上百倍、千倍。”高俅闻言怒道。</p>
“你...”童贯闻言顿时被气得脸色通红,恼羞成怒的拔半刀出鞘,瞪着高俅,欲斩下高俅的首级。</p>
“俺怎样?”高俅丝毫不惧,同样拔刀与童贯怒目而视。</p>
童贯与高俅的亲兵扈从见状,也纷纷拔刀相向,屋中女子顿时被吓得尖叫连连,或逃出屋外,或缩在一旁瑟瑟发抖。</p>
宋太上皇的行宫之内,只刹那间,双方便剑拔弩张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p>
同时童贯及手下亲兵扈从有些心怯,特别是童贯。</p>
童贯青壮年之时,也许还有些武力,可现在年龄已老,又如何使正值壮年的高俅对手?同时此时高俅手下的兵马又远甚于童贯,这要真的火并,童贯真还不是高俅的对手。</p>
特别是高俅之子高尧辅长得是异常威猛,人高马大,武艺高强,正对着童贯怒目而视,只要高俅下令,立时便会取了童贯的性命。</p>
双方剑拔弩张的,顿将赵佶吓了一跳,双方真的火并,难免伤及无辜的,说不定一刀飞来,他这个太上皇就做到头了,于是赵佶脸色惨白,慌忙说道:“你们...你们做甚么?”</p>
</p>
“官家面前,不得动粗,快快收刀。”蔡攸也是惊慌失措的说道。</p>
“嚓”的一声,高俅瞪了童贯一眼,还刀入鞘后,躬身抱拳对赵佶说道:“太上官家,你不可一错再错了啊。”</p>
“一错再错,何也?”赵佶惊问道。</p>
“太上官家不明微臣之意?”高俅说道:“太上官家若仍是一意孤行,今后不但京城容不下,就连天下也容不下了啊!太上官家当立即返京,如此陛下才会放心,天下才会放心,天下臣民也会称赞太上官家顾全大局,否则,一纸诏书便会令我等立刻陷于万劫不复之境地啊!”</p>
“我...”高俅的肺腑之言顿时使赵佶沉思起来,良久之后方才开口问道:“就不能去江南吗?李翰韧他还手握数万雄兵呐。”</p>
“太上官家...”高俅闻言摇头道:“微臣已接到俺兄弟的书信,书信之上明言,俺兄弟他...他绝不为裂土之事。”</p>
“李三坚...”赵佶闻言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了。</p>
所谓树倒猢狲散,赵佶自退位之后,一路仓皇难逃,是越逃身边的心腹越少,此刻李三坚也居然公然表明不支持赵佶另立朝廷。</p>
此时此刻,看来只有返京这一条路了?</p>
江南长吏李三坚不支持赵佶另立朝廷之事,很快就被赵桓知道了,赵桓顿时大喜,大赞李三坚为忠臣良吏。</p>
当然此为后话,暂且不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