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Operationcwal(2 / 2)

尝试着转了几个90度以上的方向,他才用重力加速度提供的向下力量缓缓落了下来。

“做的不错!”

莉莉丝走过来笑着拍拍他,“说说使用这种装备的感觉。”

有些腼腆的这个助理研究员将护目镜摘下,才慢慢的说道:“操控起来感觉很方便,转向和提升高度都很容易,可是加速度太快,让我看不清外面的情况。”

坐在地上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脚步跟腱,他才接着说道:“特别是落地的时候,我都没有开启气流推进,只是靠滑行落地,这可是最慢的速度,可是我依然觉得脚上很疼,跟腱很容易拉伤。”

莉莉丝点头,“确实要改进一些,不然即使有收割者装甲配合,依然对身体的负荷太大了一点。”

一手拎起三百多Kg的飞行喷射装置,莉莉丝的力量也不可小视,“我们立刻修改,争取下午就拿出最后的样品。”

……

莉莉丝这边忙碌着,米乐也一样没闲着,为了给兰兹帝国准备交货的C级运输舰,米乐在新规划出的星际城中,开始了飞行器建造平台的布局。

在他的计划中,这片占地100多公顷的平整土地上,将来会被开发为一块专门用于空中单位建造、修理和停泊的专门区域。

不仅仅是飞行器建造平台,今后的飞行器研发中心,特种金属研发中心,宇宙舰空港,轨道联络中心等建筑也都要在此落户。

只见54个SCV整齐的分布在3×3的九宫格区域内,每个建造区域都有六个SCV在不停忙碌。

同时开始建设的9个飞行器建造平台上,建造的进度也都相差无几,等到九大飞行器平台建造完成,必将给米乐提供一种快速建造的规模性优势。

不但平均成本因为大量建造而减低,就连统一标准的飞行单位建造,也因为集中起来而产生较少的次等零件。产出的一等品比率几乎提高了6个百分点,所谓“规模化生产”的好处,也正在于此。

一个飞行器建造平台,可以用三天时间完成一架C级运输舰的零件生产和成品组装。

但是现在,米乐建设的可是9个飞行器建造平台,只要将五个平台作为零件生产的标准场地,其他四个平台全力组装,便可以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

这样一来,9个平台三天便可以生产16架C级运输舰,足足比单一平台的生产效率要高出77%以上。

米乐答应兰兹的交货数量也不过只有100架C级运输舰而已,甚至连防御的舰载机炮都不用费力去安装,9个平台最多只要生产半个月,就能完成建造“简化版运输舰”的全部工作。

到时候换回的资源,已经足够米乐进行后续的飞行单位研发,装备一个满编的B级舰队,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

PS:

满编:三艘B级战斗舰艇,三艘B级后勤舰艇,50架混编战斗机,C级舰艇10艘以上。

我把死灵战机定位在C级,维京C+级,瓦格雷(星际1的空对空)B级;

女妖(升级版死灵战机)B级、乌鸦B级,医疗运输舰则是C级运输舰升级版,也定在B级。

肯定有不太合适的地方,也不会全部按照星级数据来,达人们多提宝贵意见。

这章用“operationcwal”来命名,也是敦促自己更快的写接下来的故事,汗一下。

想当年星际的开发进度缓慢,一群自称(OperationCan‘tWaitAnyLonger)的星际迷们尝试从加州欧文的暴雪总部拿到游戏的侧试版,暴雪娱乐将这个团体的名字缩写加入了游戏,作为一个能够加速单位生产速度的作弊码用以纪念。我也希望输入这个密令,可以让自己码的更快一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