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水到渠成(2 / 2)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0 字 2021-08-21

刘坤宇这次来朝鲜除了传达圣旨外还有协助李云天处理朝鲜并入大明各项事宜的职责,其中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正统帝恩旨开设的武科科举。

之所以是武科科举而不是文科科举,是因为朝鲜像交趾和西域那样将来将交由讲武堂来治理,朝廷的文官没人愿意去这种偏僻荒芜很难捞油水的地方。

正统帝并不是无缘无故这样做的,宣德帝时交趾的叛乱使得宣德帝意识到了朝廷派往交趾的那些官员所带来的危害。

除了中高级别的官员外,那些从云南和两广选派的官员几乎都是没有功名仅仅读过几天书的人,他们肯去交趾任职无非是抱着发财的梦想,对地方上的祸害之深令宣德帝感到震惊。

所以,当李云天平定了交趾后使用武举出身的武官来治理交趾,并且还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后,宣德帝就决定在那些偏远的边疆任用讲武堂的武官来治理。

因为由李云天主导的大明新式武举要求中举者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其文化方面的能力丝毫不次于那些文举出身的文官,而责任心和能力更是远胜那些文官。

所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惯例,大明两京十三省以外行省皆用讲武堂出身的武官来治理,朝堂上的文官对那些偏远地区并没有什么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两京十三省中广西的情形比较特殊,知府以下的官员已经全部换成了讲武堂的武官。

说起来这还与当年李云天平定交趾叛乱有关,为了有利于李云天平定交趾的叛乱,宣德帝让李云天执掌交趾和广西的军政事宜,后来李云天又荣升为了交趾、广西总督,总揽交趾和广西的军政大权。

在李云天的推动下,地处偏远不被朝廷重视的广西开始由武官治理,只不过中高级官员由文官担任,这样一来有利于地方上的治理。

时至今日,广西的地方事务蓬勃发展,那些讲武堂出身的基层武官可谓功不可没,正是他们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使得广西有了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

正统帝继位后由于年幼,其大名的国策一直按照宣德帝时期的来,这样的话朝鲜自然由讲武堂的武官来治理。

为了能使得那些前来参与科举的朝鲜学子们安心过一个好年,李云天把朝鲜文举安排在十月初,大明的武举恩科在十月中旬。

虽然武举恩科录取的人数有限,不过李云天认为此次前来汉城的杂科学子是朝鲜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届时他将给那些落举的学子一个机会,允许他们在汉城进入由讲武堂开办的学院里进行专业化的学习,通过考核后将来也能踏入仕途。

李云天的这个决定使得汉城那些杂科学子们欢呼雀跃,这意味着他们即便是无法考中武举也能进入讲武堂下属的学院深造,不至于白来汉城一趟。

对于李云天的这个决定刘坤宇是大为佩服,李云天轻而易举地就收复了朝鲜的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将来是未来治理朝鲜的关键。

十一月中旬,备受汉城百姓期待的大明武举恩科举行,除了杂科学子外还有不少两班子弟参与。

毕竟两班子弟受教水平要高于那些杂科学子,并不是所有的两班子弟都甘于平庸和寂寞,这其中以金宗瑞的次子金承璧为代表。

其实,这次的武举恩科非常简单,李云天只考了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并没有出那些高深莫测的题目来为难那些学子。

这也与武举选才的标准有关,武举毕竟不是文举,不需要太过深邃的文化知识,只是进入讲武堂以及讲武堂所属学院的一个选拔而已,他们所要掌握的技能要在讲武堂和讲武堂所属学院里学习。

而且,与通常的朝鲜科举不同,大明的新式武举题目多由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实行分数制,故而成绩一目了然,从上而下择优录取,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令考生们心服口服。

实际上,那些前来参加朝鲜科举的学子,无论是两班子弟还是平民子弟很早就知道了大明新式武举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因此备考的时候接触过,不至于面临考题手忙脚乱。

朝鲜武举恩科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金承璧从众多应试的学子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力拔头筹,成为了朝鲜并入大明后的第一个武举魁元,给汉城的两班贵族挣了不少颜面,使得金宗瑞喜笑颜开,对金承璧期望甚重。

正统十二年三月,李璆带着李稷和黄喜等人的家眷随着刘坤宇前往京城,李云天亲自将他们送到了城外。

伴随着李璆的离开,李氏王朝在朝鲜王国的统治正式落下了帷幕,朝鲜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