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陈璧君的盛京见闻(1 / 2)

大中华 杨花柳絮, 0 字 2021-08-20

 汪兆铭和陈璧君并没有使用督护府的金龙轿车,而是汪精卫回到报社,借了他们主编的那部红旗轿车。看了又看小说网|\泡-()更新超快|\

陈璧君冷眼看着这一切,始终对曾经的情郎汪兆铭冷嘲热讽。坐在红旗轿车里,借着两人独处的机会,更是不会放过机会。“汪先生什么时候学会开车的,原来是借的,看来你在这里也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我还以为真能呼风唤雨哪。”

汪兆铭也不在呼,“今天天色晚了,咱们找地方吃点东西在回我那去吧。”两人驾车来到友谊街,最负盛名的尤恩斯夫人西餐厅。

“这里是盛京最好的西餐厅,这家店主是一对奥地利夫妇开的,男人在盛京机械局工作,而他的夫人则开了这家奥地利风格的西餐厅,实际上这里有也有许多改良过的中餐,在这里很受欢迎,一是这里的西餐口味十分正宗,而且可以听音乐演奏。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上菜的速度十分快,这对工作时间十分紧张的东北人来说,是个不错的就餐场所。像我这样的单身汉,每周都会来几次。据说秦王还来过这家店就餐,并给店主人提出了不少见议。你看那边的热水保温柜,就是秦王的见议之一!”汪兆铭带着陈璧君一边向餐厅里走,一边介绍道。

这是餐厅已是人满为患,等着就餐的人,都在排队等着,好在两人运气不错,等了不到十分钟,就得到一个靠近窗户的位置。

服务员是个年轻的东北女孩,热情地将菜单递到陈璧君手上,“请两位点单,如果这位女士喜欢甜品的话,在菜单的第三页,我们店的水果沙拉口味就很不错!”

陈璧君家里是南洋富户,对于西餐虽然不是很熟悉,到也吃过,见菜单是中英文对照写得,还标有菜价。瞪了汪兆铭一眼,也不客气,一口气点了几样贵菜!好在这里消费比较大众,汪兆铭咬咬牙还承受得起。

好久没有吃到可口的饭菜了,虽然陈璧君在看守所里没有挨饿受冻,但伙食肯定不会太好。更何况这里能这么受欢迎,口味肯定不差,饭菜上来后陈璧君也没心思嘲讽汪兆铭。

看着和自己一同来的小妹妹一幅可怜模样,汪兆铭心里也不太是滋味,毕竞他现在的诚腹还不是太深,胸口还有几分热血!

饭吃得差不多了,陈璧君才注意到,来这家西餐厅吃饭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人数比例相差不多,更有许多都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聊天时之间有人用外语谈话,也用用汉语谈话,不过大多数外国人都用汉语。k6uk.

看出陈璧君的疑惑,汪兆铭解释道:“在东北三省有十多万外国人,在这里生活或是工作。他们都很主动的融入这里老百姓的生活,为了生活方便,他们都很爱学习汉语。而这里的汉族人,也愿意向他们学习外语。秦王说过,多学会一门语言,自身的价值就会增加一倍。”

“又是秦王,他真就那么能布耐!”

“璧君,你要是在这里生活一段时日就会发现,东北每一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刘氏父子的影子。大到城市建设,小到柴米油盐,东北人常爱说一句话,‘吃老刘家饭,喝老刘家水,卖老刘家命!’开始我也不了解,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奴隶思想。

但这些日子我亲身感受到的种种,也忍不住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也不多说了,你先去我那住吧,两室一厅,虽然不太宽敞,但比小旅店舒服,在说我这个月的工资让你一顿饭就给了结了,想让你去住宾馆我也拿不出钱来!”

“哟,我还以为你受了什么高官厚禄,原来连一顿饭都请不起。”

汪兆铭听陈璧君语气不善,也不理会,叫服务员结了饭账以后,带着陈璧君出了餐厅。

这时盛京城已是万家灯火,陈璧君看着道路两边的路灯,和居民区里面一幢幢亮着灯光的住宅楼,心中也是一阵迷芒,这里真是东北吗,怎么有种在国外的感觉,就是日本的东京到了夜里也是黑漆漆的一片。

她毕竞还年幼,加入革合党也是被母亲拉着,对于什么主义、思想也都是听人说的。内心里面更多的是崇拜英雄情结,就象汪兆铭要来刺杀秦王,他就偷偷地跟着一起来了。在报纸上看到汪兆铭的文章很是失望和生气,她想象不到心中崇拜的英雄竞然会背叛革命,实际上是背叛了她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虽然十七岁的她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但并不是那种不懂分辩好坏的小女生。这一路上所见,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如果说旅顺的城市规模,给了她一个震撼的话,那还可以理解,毕竟那里洋行众多,又是国际贸易港,快速发展到是可以理解。不过那里却没有盛京这种居民区密集的城市形象。

宽阔的道路,车速开得很快,十多分钟时间,就到了汪兆铭所住的报社职工楼。这是一栋六层住宅楼,两栋楼之间是一排车库。

可能是快到家的关系,汪兆铭这时话也多了起来,“这是单位分给我的住房,不过要按阶还贷地,明年如果督护府批下住房公积金的话就好了。每户住宅都带有车库地,听说机械厂生产出一种红旗家用轿车,才几千华夏币,到时候东北老百姓家家都能买得起这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