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威风了(2 / 2)

这主要是由高爆弹部队的编制决定的,如果高爆弹部队像赢丹之前想的那样小编制,也就是一门高爆弹只需要十几人再配上几匹马就行,那是否要开发威力更大的炮弹还无所谓。</p>

一门炮十几人,二十门炮也不过两百多人,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这两百多人就由主力来掩护就可以了。</p>

但现在一门炮的编制却要五十人,二十门炮变成了一千人的大编制……这在行军队伍里可就排成长长的一队。</p>

而且这些炮兵因为是运输主力的原因必定要轻装简行他们要么负责高爆弹机动和操控,要么就负责药包和炮弹的运输,总不能一手握着长枪一手推吧,又或者背上还背着几个箭壶!</p>

能携带的充其量就是一把防身的青铜剑,如果他们在途中遭到安息突袭呢?</p>

那是不是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此去虽说是去攻城,但却有一千余里的路程且安息还有六万骑军在旁虎视耽耽。</p>

指不准什么时候就要与安息骑兵在沙漠地区怼上了。</p>

想到这,赢丹就不再迟疑了,当下就画了草图交给欠去制作。</p>

装药的高爆弹其实并不复杂这其中的难点其实是引信。</p>

最初的高爆弹,那是直接将炮弹装上,点燃之后塞进高爆弹然后再点燃药包将其发射出去。</p>

</p>

这种发射方式的缺点就不用多说了首先是太危险,点燃的炮弹在炮膛里待发,万一出什么状况没发射出去呢?</p>

比如包受潮,受潮,又或者燃烧速度较慢……那就“轰”的一声把自己炸了。</p>

另一个缺点,就是哑火率高点燃的很可能在炮弹掉落地面时被砸灭了……若那一面恰好正对着地面,重重的来一下就成了一颗哑弹。</p>

于是,这几乎就是在用炮兵的性命为代价发射炮弹,而且这炮弹还至少有三分之一炸不响。</p>

这方案不用想,马上就被赢丹舍弃。</p>

另一个更安全、更科学的方案就是制作木质引信。</p>

这木质引信就是一个小指粗的长锥形小木棍,中间镂空装上燃烧很稳定的硬质火药。</p>

要使用时将其往炮弹预留的引信孔一插,不用点火直接塞进炮膛。</p>

开炮时燃烧的药包就会将引信点燃,然后炮弹就会飞到敌人阵地爆炸。</p>

如果说有什么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它必须保证引信一端背向药包。</p>

否则,药包被点燃时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木质引信整个“塞”进炮弹里连带将炮弹引燃于是炸膛。</p>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炮弹固定在一个带有凹槽的圆柱形木托上。</p>

这样制出的炮弹整体与现代的手枪子弹神似。</p>

它实际上是滑进炮膛的,于是引信一端始终朝向另一侧。</p>

药炮被点燃后,炮膛里会瞬间充满火焰,在将炮弹推出炮膛前就将引信点燃。</p>

这种炮弹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在使用。</p>

赢丹要的就是这炮弹。</p>

它只需要简单的几步:空心球体和带凹槽的圆柱形木托还有引信。</p>

前两者都比较容易,引信有些难度困难处在于没有可以稳定燃烧的硬质火药。</p>

不过赢丹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将引信做成两层,外面一层大小等都一样,中间也是镂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