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金仕顿科技落户华夏(1 / 2)

 孙大伟离开不久,刘向东便开车送方启博回去紫玉小区。</p>

回去的路上,刘向东就像十万个为什么,问方启博今晚的操作过程。</p>

就快到达的时候,他终于搞清楚了方启博今晚的操作是通过什么实现的。</p>

和孙大伟判断的同出一辙,方启博用四个小时的时间在更新微讯安全卫士,目的就是将金仕顿的运行频率设为优先级客户,主动对其操作大量系统优化。</p>

刘向东问方启博,“启博,这样随意读取用户的计算机参数,会不会有问题,这属于个人隐私吧?”</p>

方启博笑了笑回道:“这才哪儿到哪儿,我们这还是轻的,以后淘宝网和微讯门户都会开发一个用户画像功能,用户浏览过的所有记录,都将成为我们数据库的一部分,而且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大数据库,专门用来收集、储存用户的一切数据,分析用户行为。”</p>

刘向东问道:“用户画像是什么?”</p>

方启博说:“用户画像,就是把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用户的社会属性、消费习惯、偏好特征等各个数据,进而对用户的特征属性进行刻画,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统计,挖掘潜在价值信息,从而抽象出用户的信息全貌。”</p>

他解释的很笼统,因为现在跟刘向东解释这个,可能会有点困难。</p>

与其这样解释,还不如等到这个功能开发之后,让他自己通过采集、分析数据的过程来理解,更为简单。</p>

因为用户画像这种技术在后世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采用,比如,你在浏览器里面搜索某个品牌的手机,那么你打开淘宝的时候,主页上推荐的商品就会变成你搜索的手机品牌和可以对比的品牌。</p>

又比如你在淘宝上的搜索栏里输入了男款西服,那么当你打开浏览器主页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网页上也会推荐相关的产品。</p>

这就是因为不论是浏览器,还是购物平台,都在读取你的浏览器数据,从而分析你的行为,所以才有类似的推荐。</p>

所以跟电脑、手机扯隐私问题的话,方启博只能呵呵一笑。</p>

在后世,用户上网登录某个网站,可以在后台看见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采用什么配置的电脑在浏览。又或者是登陆某个游戏客户端的时候,会提示你的电脑配置可能不够,将产生画面卡顿等操作不流畅的体验,然后非常贴心地建议用户升级电脑。</p>

这些都是营运商在利用用户使用公司产品时获取的用户信息,更有甚者还会读取电脑里面其他分区的资料等等等涉及到窥窃隐私的行为。</p>

在PC时代,隐私似乎是对人与人之间才存在的东西。</p>

但对于系统和人之间,隐私将会荡然无存。</p>

这成为互联网行业内所有企业都默认的一项功能,只是谁也没有去公开而已。</p>

到了这种功能最泛滥的时候,就连手机的APP都会记录用户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电话簿、相片、短信等等最隐私的部分。</p>

到了后期因为两个巨头打架,互相揭开对方的遮羞布时,大家才知道自己的电脑、手机里的各种隐私已经成了营运商数据库的一部分。</p>

所以后来电脑、手机才会像模像样的提示:是否同意访问某某......</p>

但虽然这些软件像个君子一样在请求访问,可是实际上,人家早就把你的电脑和手机给浏览完了。</p>

而且这些应用软件还有一个非常霸王的方式,就是你如果不同意软件的访问请求,那么某些软件功能你将无法使用。</p>

比如后世手机里面都有的社交软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