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李东阳谈宝钞(2 / 2)

在朱厚照看来,推行宝钞一事,要比清除冗员、丈量土地这些事情更加重要。</p>

因为宝钞替代白银,那是绝对有划时代意义的。</p>

只要将朱厚照设定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就能确保大明的金融体系不崩溃。</p>

出现财政危机,也可以通过发行大明债券筹集资金。</p>

包括成立股份公司,设立交易所让公司上市,等等。这些现代的东西,也将陆陆续续在大明实施。</p>

其实,朱厚照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是受限于目前的形势、人员的状态等因素。</p>

只能是稳步推进。</p>

朱厚照见李东阳第一个提出来的竟然是发行弘治新版宝钞一事。足见这位内阁成员慧眼如炬,看到了此事的重要性。</p>

他说道:“本宫虽然对旧版宝钞发行失败进行了一番研究,找到了症结所在。但是在推行前也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要是出了问题,那可是大问题。所以本宫才从南京开始推行,紧接着是南直隶,再后来是其他各省。期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解决。从现在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算是成功了。”</p>

李东阳不住地点头,最后说道:“殿下。既然新版宝钞推行已经成功,那么可以在大明其他地区进行推行了。微臣打算回京后就向皇上提起此事。”</p>

朱厚照听了,有些担忧道:“李大人,本宫知道你是想尽早在大明推行宝钞,本宫也有这个想法。可以说,咱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推行宝钞一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绝不仅仅是将银两按照一定兑换比例,换成宝钞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p>

接下来,朱厚照就为李东阳普及了一下货币发行量的知识。</p>

李东阳听得是云里雾里的。</p>

虽然李东阳绝顶聪明,可是对于这种来自于现代的知识,没有基础,理解起来那是相当费劲。</p>

不过他也明白了一些东西。就主动请教道:“殿下。那依您的意思,还得先从清除冗员做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进行改革,最后时机成熟了,再推行宝钞。”</p>

</p>

“是的,李大人。因为如果后续宝钞的供应量跟不上的话,那也是要出大问题的。这些都需要人来测算。”</p>

李东阳也知道此事做起来没有那么简单,他毕竟在官场这么多年,经验丰富,就说道:“殿下。您看微臣这么打算的,行不行。清除冗员这些事情先做起来。让户部抽调一些人前来南京学习,待先行清除冗员的州县完成后,再安排这些人进行推行。也按照一个省、一个省这么进行。”</p>

不得不说,李东阳的想法也是切实可行的。</p>

朱厚照说道:“这么做,的确是一个好的思路。只是在推行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督。否则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此次宝钞推行,中饱私囊,也是极有可能的。”</p>

古往今来,在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钻漏洞、中饱私囊之徒。</p>

当改革者发现漏洞,并进行弥补之后,这些获利者已经是获利颇丰。而你又无法认定其实违法的。</p>

毕竟这是一个新鲜事物,是以前所没有出现过的。现有的规矩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p>

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些利用改革漏洞获利的人,那也是聪明人,时代的幸运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