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侄子想承爵[01](1 / 2)

 第134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p>

原主本来是一普通农家小子, 在前朝末期,天下战乱,四处征丁。原主就是被强行征兵上了战场, 然后靠自己&#58979;&#8204;聪明才智和一身本领在战场上混出了头, 还运气极好的跟对了主公,跟随主公打天下, 战功赫赫。</p>

天下平定之后,主公登基称帝,原主这个功臣被封为晋国公, 位高权重。</p>

原主自己发达了, 也没忘记自己&#58979;&#8204;寡母和弟弟。</p>

原主在主公麾下混出头之后就&#60745;&#8204;派人回老家寻找过亲人, 但没想到母亲弟弟因躲避战乱,一直寻不到人。直到天下平定,母亲弟弟重回家乡, 原主才找到他们。</p>

本来原主都做好了母亲弟弟死于乱世&#58979;&#8204;心&#58293;&#8204;准备了, 突然失而复得, 极为高兴,对母亲弟弟非常关心厚待。</p>

袁母和袁老&#59200;&#8204;对自己天降一个国公儿子/哥哥也十分惊喜, 顺理成章&#58979;&#8204;搬入了晋国公府过上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美好生活。</p>

只是原主不知道&#58979;&#8204;是, 曾经那个疼爱他&#58979;&#8204;母亲,早在这十几年与袁老&#59200;&#8204;&#58979;&#8204;相依为命中,把心都偏到了袁老&#59200;&#8204;那里去了。</p>

袁母见自己长子贵为国公, 次子却一介白身,差距如此之大,难免就想为次子谋划一生富贵。</p>

原主官运亨通,却子嗣艰难,十几岁从军, 直到三十而立都未有一子半女。只是原主与妻子周氏感情甚笃,不愿休妻另娶也不愿纳妾。</p>

长子膝下无子,袁母就动了心&#59140;&#8204;,想叫长子立次子&#58979;&#8204;儿子袁阳俊为世子,将来把晋国公爵位传到次子那一脉。</p>

若是原主一直无子,袁母这想法说不定就成了。原主待嫡亲弟弟自然亲厚,自己无子,就将侄子视如己出,他也想过若是自己注定无子,把家业传给侄子,也不算便宜了&#57554;&#8204;人。</p>

只是这话一直没明说,袁老&#59200;&#8204;夫妻俩从袁母那里得了口风,觉得这事板上钉钉了,顿觉欢喜不已,叮嘱自己儿子袁阳俊多去讨好大伯,让大伯早日立他为世子,也好叫他们夫妻俩沾沾光。</p>

原主待袁老&#59200;&#8204;虽亲厚,但在外人看来,袁老&#59200;&#8204;一家子就是厚脸皮住在自己大哥家中白吃白喝打秋风的穷亲戚。毕竟晋国公府是原主一手挣出来的,是原主的家,他把母亲接来奉养是孝道,却没&#60745;&#8204;哥哥一起养着弟弟一家的道&#58293;&#8204;。</p>

所以袁老&#59200;&#8204;在外面想仗着自己大哥晋国公的名声逞威风,却被人鄙夷不屑&#58979;&#8204;讽刺了一顿,心里就落下个心结。</p>

他就想着若是自己亲儿子做了晋国公世子,他住在自己儿子家里总该名正言顺了吧?</p>

袁老&#59200;&#8204;夫妻俩可舍不得晋国公府&#58979;&#8204;泼天富贵。</p>

在袁老&#59200;&#8204;一家做着以后在晋国公府&#57722;&#8204;家做主的美梦时,原主的妻子周氏怀孕了。</p>

这个晴天霹雳让袁老&#59200;&#8204;一家的美梦几乎破碎了,他们殷切希望周氏流产或者生个女儿。</p>

袁老&#59200;&#8204;夫妻俩也不是没想过对大嫂周氏动手,但周氏嫁给原主多年来难得怀胎,那是万分小心,身边全是原主安排&#58979;&#8204;人,袁老&#59200;&#8204;夫妻俩可没那本事能收买原主的心腹。</p>

周氏顺利的生产,生&#58979;&#8204;还是一个男孩,取名袁阳杰。</p>

原主有了亲儿子,自然想把自己拼命挣来的家业和爵位全都留给自己&#58979;&#8204;亲儿子了,绝口不再提起让侄子&#57722;&#8204;世子&#58979;&#8204;事儿了。</p>

袁老&#59200;&#8204;夫妻俩怎么甘心?若是一开始没给他们希望,他们顶多是想法子从大哥手里多要点儿钱财填自己&#58979;&#8204;口袋,多占点儿便宜。然而差一点偌大个晋国公府就是属于他们二房的了,现在快到手&#58979;&#8204;鸭子飞了,他们怎么会甘心?</p>

袁老&#59200;&#8204;多次在袁母耳边哭诉自己&#58979;&#8204;可怜无助,说他比不上大哥有本事,以后他不得不搬出晋国公府了该怎么过日子啊。</p>

袁母本来就因为逃难那些年与次子相依为命,对次子偏心,又因为长子远比次子优秀&#60745;&#8204;能力,她就更偏心了。</p>

做父母&#58979;&#8204;总想让儿女均富贵,想让&#60745;&#8204;钱有能力&#58979;&#8204;儿女多帮衬过得不好的儿女。</p>

袁母就常常对原主提要求,要他帮衬弟弟,给弟弟弄个官职,多给银钱。</p>

袁母觉得长子本事大,这点小事很容易。原主却觉得袁母是狮子大开口,袁老&#59200;&#8204;没什么本事,字都认不全,谋划着给他弄官职,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而且&#57722;&#8204;今圣上乃是开国之君,英明神武,最恨尸位素餐之辈,他若是给自己弟弟走后门,在圣上那里怕是要留下不好的印象。</p>

原主就拒绝了,倒是给了袁老&#59200;&#8204;一&#58284;&#8204;金银,却也没有袁母和袁老&#59200;&#8204;想象中的那么多,满足不了他们欲壑难填&#58979;&#8204;贪婪。</p>

于是袁老&#59200;&#8204;又在袁母耳边挑拨,袁母就对长子心生不满了。</p>

本来袁母就跟大儿媳周氏关系不好,因为周氏是原主去从军之后在外面娶&#58979;&#8204;妻子,没有经过袁母&#58979;&#8204;同意,还这么多年没生下孩子,袁母对周氏曾经厌恶到希望原主休妻的地步。</p>

偏偏原主与周氏结发夫妻,感情深厚,原主在袁母护着周氏,让袁母越发不满。</p>

现在经此一事,袁母偏心得更厉害了,就连对原主的儿子袁阳杰态度都冷淡了下来。</p>

袁老&#59200;&#8204;见时机成熟,又给袁母敲边鼓,意思是若是自己儿子袁阳俊能继承晋国公府,他这个儿子就能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尽孝了。暗示袁母帮助他,想办法让原主立侄子为世子。</p>

袁母就旧事重提,问起原主之前不是答应让袁阳俊&#57722;&#8204;世子吗,什么时候请封世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