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给哈里发讲故事3:关于珠宝(1 / 2)

大唐丝路 九天黑鹰 0 字 2021-08-09

 尊敬的哈里发,我们大唐可以说是地大物博,物华天宝,盛产各种珍珠宝石,我们大唐的皇帝更是雄才大略,爱民如子,尤其自大唐的太宗皇帝开始,被众多的藩属国尊为天可汗,每年都向大唐皇帝进攻异域的奇珍异宝,不管是大唐本土的珠宝,还是来自异域的珠宝,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有一年,有南海小国给大唐皇帝进贡了一颗神奇的珠子,名叫履水珠。这是一种黑色的珠子,比鸡蛋还要大,上面有鱼鳞一样的褶皱,在最中间是细小的眼,必须要用五色的丝线配合起来才能使用。根据进贡宝珠的使臣说,拿着这颗宝珠,可以自由地行走江河湖海,在波涛之间如同行走在平地上。大唐皇帝不相信,就派人用五色丝将宝珠绑缚在左臂上,潜入皇宫里的龙池,果然那人在水面上行走,就跟在陆地行上一样,也能潜到水下,半天可以不用上来,最后上来时,大家才发现他的身上一点也没有湿。皇帝很高兴,这才知道使臣所说的话是真的了,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珠宝。后来,皇帝有一次和他的嫔妃在河边,嫔妃忘了用五色丝捆系住宝珠就放到了水里,于是珠子立即化作了一条黑龙,沉到了水底,没过一会儿,一阵云烟大起,黑龙就飞走了,那颗珠子就再也找不到了。

很多珠子都是跟水有关的,就像珍珠产在大海里一样,我们大唐的一千年前,曾经有一个王叫燕昭王,他很富有,他统治的国家也很强大,修建了一个专门用来看太阳和月亮、星星的高台,据说那个高台都在云彩上面。有一天,一只白头的黑鸟飞到了这个台子上,衔来一颗发光的珠子,珠子很大,有多大就不知道了。这颗珠子本身漆黑一个,可是它发出的光,即使在最黑的夜里,也能把房间照得很亮,就是再高明的窃贼也不能在它的光里遁形。据说这颗珠子是长在大唐之北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叫寒山的一眼泉水里,那里是苦寒之地,常年被冰雪覆盖着,那眼很冰冷的泉水叫阴泉,里面的水能通到大地的最深处,在泉眼里生活着一个黑色的老蚌,这种老蚌因为常年生活在这个苦寒之地,本身有了灵性,曾经有人在山崖上见到过,所以这种黑老蚌是会飞的。一般的黑蚌是九十年才生一颗珍珠,而阴泉里的这个老蚌是一千年才生一颗珠子呢,这颗珠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凉,即使在最热的天气里,只要把它揣带怀里,也能感觉到无比的清凉,所以它的名字叫“销暑招凉宝珠”。

关于大唐的珠宝有很多,像什么龙玉、虎玉、日南珠等等,而最有名的,莫过于隋侯珠与和氏璧了。

隋侯珠是一颗夜明珠,它的来历跟一个地区的长官有关系,在大唐的古代,应该是一千多年之前吧,有一个地方叫隋,这个地方到现在还有一个山叫断蛇丘。有一天,隋地的长官是一个贵族,我们那里叫侯,这位隋侯出去,遇到一条很大的蛇受了伤,身体的中间象是被什么东西给砍开了一样,一直在流血,奄奄一息。隋侯不忍它死,既然遇到了,就决定救它,他派人找来药草给大蛇包扎起来,并且精心地照顾它,保护它,过了段时间,大蛇的伤很快好了,也能动了,后来大蛇就自己走了,而这个山就被当地的人们称为了断蛇丘。很快,隋侯自己把这件事情就给忘了。

没想到过了一年多,这条大蛇来到了隋侯的家里,给他衔来一颗宝珠来回报他。这颗珠子很大,纯白色,一到夜里就开始放光,就象月亮一样,能把房间照得很亮,所以这颗珠子又叫“明月珠”。可是人们为了纪念好心的隋侯和知恩图报的大蛇,也把这颗珠子叫“隋侯珠”和“灵蛇珠”。再后来,它成为了人们用来表示美德和知恩图报的象征。

这就是隋侯珠的故事,可是与和氏璧的故事比较起来,那实在是太简单了。如果说隋侯珠是故事里的宝贝,那和氏璧可不是简单的传说了,它现在就在我们大唐皇帝的皇宫中呢。这个故事绝对是真的,而且它引发了一连串的故事,是我们的大唐的珠宝商家喻户晓的。

在一千五百年前,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小国家叫楚,在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樵夫,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发现一只非常美丽的大鸟站在一块青石上,发出悦耳清亮的鸣叫。那只鸟长得很高大,身上是五彩的羽毛,跟普通的鸟一点也不一样,它就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您知道吗,哈里发,神鸟凤凰在我们的国家里是祥瑞的象征,它不怕火,浴火重生,是不死的象征。而凤凰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从来不落在没有宝贝的地方,也就是说,只要它落的地方,必定是世间的珍宝。

樵夫卞和看到凤凰离开后,就观察它落脚的那个青石,觉得这块石头肯定就是一个宝贝,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个时候拿回来了家,可惜自己不是石匠,更不是玉匠,不能把里面的珍宝取出来,怎么办呢。于是他决定把这块石头送给国王。

当他把这块石头进献给国王时,国王派他的玉工仔细看了半天,玉工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是什么宝贝,认为樵夫在欺骗他,假借献宝贝来骗取国王的赏赐,于是国王很生气,派士兵把樵夫的左脚砍了下来。

第二年,国王死了,他的弟弟当上了新国王。樵夫来向新国王献他的宝贝,希望能让宝贝不再是一块默默无名的石头。可是这个国王也派玉工查看了半天,认定还是一块不值钱的石头,也很生气,下令将樵夫的右脚也砍了下来。

再后来,又一位国王继承了王位,樵夫就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两只眼睛都流出来了鲜血。国王听说了,很奇怪,就跑去问樵夫,有很多人都被砍去了双脚,但都没有你这么伤心啊,你哭成这个样子是为什么呢?樵夫回答说,尊敬的国王啊,我不是为了我的双脚哭泣啊,我是伤心珍宝被当成了石头,忠贞的人却被冤枉成了骗子,是非被颠倒才让我这么悲伤欲绝啊。

国王派玉工小心地打开了那块石头,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很大的珍贵的举世罕见的美玉。国王很感动,对樵夫的忠贞和坚强给了很高的赞扬,重赏了樵夫之后,为了纪念他,将这块美玉用他的名字命名,就叫“和氏璧”,意思就是一个叫和的人发现的这块宝玉。

后来,和氏璧一直被留在楚国国王的宫殿里,过了几百年,一个国王要娶北方的一个赵国的公主,就把这块和氏璧当成了重要的聘礼送给了赵国的国王,从此和氏璧就到了赵国,却引发了后面的故事,后面的故事就叫“完璧归赵”,讲的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臣,用他的智慧保护了和氏璧,也维护了他的国家和国王的尊严。

什么?您还要听下去,不觉得累吗?既然您愿意听,我就一直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