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酒文化(1 / 2)

 东方红认为市场经济下人的心理如同商业大潮一般潮涨潮落,异常紧张,人们需要多渠道释放,其中,管它三七二十一,见缝插针地幽它一默自然而然地成了自我放松的绝佳手段,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何状况下都能对任何人、任何事或无中生有、或添油加醋地忽悠一番,紧张兮兮的生活充满了无厘头式的欢快。

历史悠久的酒文化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忽悠文化的老大哥,至今仍占据着中国忽悠文化的主阵地。酒桌上,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有名有姓者甚至是无名无姓者都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酒桌的忽悠文化作品里头,扮演着主角或配角等无一不是重要的角色,轮番演绎着一幕又一幕在正统历史教科书中永远不会存在的故事。

忽悠人忽悠惯了,有时候他的忽悠是无意识的忽悠,这种情形别人才觉得这个忽悠特棒特有水平。事实上,无意识的忽悠比有意识的忽悠显得更为忽悠,是出神入化、至高境界的忽悠:

一男一女斗酒。碰了杯,女的举起杯子一抑而尽,男的有些迟疑,杯子迟迟不肯往嘴边靠。女的等不耐烦了,把自个儿的杯子倒了个个儿并高高举起,大声嚷嚷:大家快来看哪,我都翘屁股了,他还不敢搞!一桌人纷纷倒地,忽悠者不管这些,一脸严肃地注视着胆怯的对手,硬是要等着他“搞”。

这是联想在语义修饰中的妙用,正统文化难得一见到的至高境界。说者把杯底朝天联想为翘屁股,把喝酒说成搞,用词准确无误意思明了;听者心领神会,瞬间全都笑倒。忽悠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被理解的过程几乎同步,属“通俗文学”作品但比通俗文学作品强许多,更没有经典名著那样需要有老师、专家的解读读者才能似有所悟,真正的干脆明快。

东方红还在书上看了这样一个笑话,就把它讲给黄荣和李国文听:

几个哥们喝酒,中途有人来找人,是哥儿的新婚不久的妻子。一进门,扫一眼哥们几个,接着就劈头盖脸地问:你们见我的乃高吗?人本来就美,新婚的滋润,加之热天性感的穿着,曲线之美真可谓原形毕露,她老公“乃高”的名字楞是不由得大家不想到“奶高”这一现实词汇,酒酣耳热之际,一少妇这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又这般问话,大家的智商一下子都降低到了极点,没有想到要回答、如何回答。妇人见大家都愣着,又重复道:你们没看见我乃高吗?一沉着点的哥儿低声闷语答曰:见了我们也不敢说呀!

这个笑话也把黄荣和李国文笑得嘴里的酒都喷出来了。

几瓶啤酒下肚之后,两个人就开始称兄道弟了,进展之快让人惊奇。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东方红和黄荣都没有提及6s评比的事情,只是聊了一些男人和女人的话题。

到了最后,东方红就让李国文给黄荣敬了一杯酒,以后李国文要多多向黄荣请教6s推行方面的知识,这可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黄荣也高兴,毕竟,让人尊重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东方红喝酒就会脸红,这也让很多人以为他的酒量不大。其实,东方红还是很能喝的,东方红的爷爷能喝两斤高浓度的白酒,东方红跟爷爷陪个酒还是没有问题的。

a6车间的生产开始正常运行,所有管理人员对6s的评比都非常的重视。第二天就要进行全公司的6s评比了,东方红还为此召开了一次专门的会议,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布置。

东方红和丛林又去车间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查,主要是针对一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因为6s评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鸡蛋里挑骨头的活动。

这一检查,还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在员工的更衣室里,东方红发现非常的混乱。说是更衣室,其实应该说是鞋柜室更贴切,因为主要是用来员工换鞋的场所。很多鞋柜的门是打开的,散发出一些怪味道,让人很不舒服。6s的稽核是很注重整体和初步印象的,鞋柜的门关的关,开的开无疑会影响整体形象,更别说还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