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来见高山(1 / 2)

 光是一个程砚秋也就算了,空位子的另一边还坐着刘美琴。</p>

刘美琴热情地朝于东招手,“于老师,这边。”</p>

于东迟疑了一下,不过还是走了过去,在两人中间坐下。</p>

“于老师,听说你今年带戏创的课,感觉怎么样?”</p>

于东刚坐下,刘美琴抵着下巴问他,眼中对于东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丝毫没有掩饰。</p>

“还不错,因为是新课程,之前没教过,还在适应阶段。”于东笑着回道。</p>

“我听……”</p>

刘美琴还要说什么,于东指了指台上的刘昌敏,“好像要开始了。”</p>

刘昌敏就像是身上有开关一样,被于东这么一指,开口道:“看到今天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我非常高兴。咱们这个黄瓜园读诗会,正式成立已经一个多学期的时间,学校也很支持,给我们指派了场地,现在虽然只能在教室里面,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拥有一间固定的活动室,这都在计划之中。”</p>

“在没有专门的活动室之前,我们以后的活动都将在这间教室进行。周一到周六的晚上,以及周日整天,这间教室都属于我们。所以以后你们有时间,可以自发地、小规模地到这间教室来交流诗歌、文学,未必一定要我们来发起组织。”</p>

刘昌敏简单地说了一下黄瓜园的情况之后,然后读诗会就正式开始了。</p>

没有什么复杂的环节,想要分享诗歌或者心得的老师以及学生,自己上台便可。</p>

倒不用担心会出现冷场的情况,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p>

因为之前刘昌敏一直鼓励大家要勇敢地创作诗歌,也要勇敢地分享出来,他们受到影响,也就出现了更多的朗读原创诗歌的情况。</p>

这些诗歌的质量倒未必好,不过读诗会创建的目的也不是要培养什么大诗人,只要大家敞开心扉,勇于表达就行。</p>

让生活带点诗意,让诗歌贴近生活,这才是黄瓜园诗会的主旨。</p>

读诗会开到一半的时候,贾章轲举手上了台。</p>

于东夹在刘美琴和程砚秋中间,感觉身边有种无形的立场挤压着他,让他坐立不安。</p>

刘美琴还一直想找他说话。</p>

所以他只能正襟危坐地看着台上,一副认真听大家分享的模样。</p>

听了好几首感觉不太行的原创诗,于东也有些疲乏,这时忽然看到贾章轲上台,便来了兴趣。</p>

这小子在中学就办过诗社,出过集子。</p>

虽然于东没有看过他的诗,不过对他的诗却很感兴趣。</p>

上台之后,贾章轲撩了撩额头,却撩了个空。</p>

上大学之前他有着一头潇洒的长发,已经习惯了拨头发这个动作。现在头发已经剪了一段时间,这个习惯却保留了下来。</p>

“大家好,我是贾章轲,很高兴能来参加黄瓜园诗会,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一首我的原创诗歌,叫做《来见》,请大家指点。”</p>

他将“来见”两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始朗读这首诗。</p>

【金陵</p>

我从西山来</p>

来见六朝,来见。</p>

赤炎布在高空</p>

行人来走匆匆</p>

黄瓜园大门朝我招手</p>

一切现在的现实</p>

一切过去的梦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