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换防永安,重任在肩(2 / 2)

“原来是这样,丞相考虑得倒是全面,那我们何时动身出发?”句扶听完宁随的解释,然后看向站在他们中间的姜维问道。

紧接着,在场众将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姜维,面带喜色的他环顾四周的将领们,而后转身回到将座之上向众人开口令道:

“传我军令,从今日起停止训练,并且通知各部将士,让他们在这三天里返回各家为家人们做一些农活家务之事,三天之后正午时分在东门郊外集合。”

“遵令!”在场所有将领们脸色变得颇为毅重,紧接着抱着拳头声音严肃地回应道。

安排妥当之后,姜维又把句扶留了下来,看着眼前宁随和句扶,他来到二人身旁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担忧说了出来。

“这段日子我听闻谏议大夫杜琼和谯周走得过近,杜琼还时不时抨击嘲讽丞相,我担心丞相会因此而发火。”

“伯约,这些事情你应该早就习惯。李严也好,杜琼也罢,当下你要做的事情是如何让两方集团的人服你,而不是顾虑其他的问题。”宁随在说这句话的同时瞟了句扶一眼,要知道他在益州集团根本不得人心。

益州内部矛盾不仅仅是外来人的压迫,而且还有内部各派冲突,句扶是巴西郡人氏,这个地方自刘璋与张鲁决裂之后一直成为两国交战的地点,怪不得王平与句扶两人总是互相对骂。

而且,成都那些大族也看不上地方小族,句扶乃是汉昌句氏后人,在汉和帝时期就一直繁衍至今,可惜的是由于连年大灾,战火不断,使得这个汉昌大姓逐渐走向没落,因此成都的大族看不上他也有些道理。

“我赞成宁参军的话,虽然我很讨厌荆州人,但你身为左将军就必须选择权衡利弊,现在就是你在边境的历练,只要把部队训练得如同铁军一般,朝中之臣自然支持你的举动。”

听罢,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在同北方魏国作战多年的经验之中,他缺乏一个守成的经验,而这个经验虽然在天水得到应用,但却仍然不足,这次前去永安可以说是巩固经验。

…………

与此同时,第十三营营门口来了两个身着襦袍之人,负责此地岗哨的王煜拦住二人,然后来到他们面前盘问道:

“站住,军营重地不得靠近,看你两人身着襦袍,想必是文人吧?”

“回将军,我乃执慎将军来敏之子来忠,今日特来第十三营向左将军报到。”来忠虽然对事很严谨,但性格还是比较高调的,以至于他没有什么太多朋友。

王煜听到来敏这个名字顿时有些犯迷糊,于是又看向站在来忠左侧的年轻人开口询问道:

“你又是何人?”

“回将军话,在下乃是向充,经叔父向朗引荐希望投效第十三营,还望将军带路。”向充与来忠不同,他的言行举止颇有大家风范,反观来忠尽是耀武扬威。

见两人来者不善,王煜也不好拒绝,毕竟都是朝中公卿大夫的公子,于是他便转身来到中军帐寻找姜维和宁随,把这件事情告诉两人后,姜维与宁随以及句扶三人则是亲自来到营门外接见两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