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ns>
虞善德耐心回答:“朝廷已经下令,北境命各地官府、士绅,全力协助有关流民的安置,辽东三省靠海,物产比较丰富,旱情也较轻,你们到了辽东一带,还能从旁的地方获取食物。”</p>
官府和士绅真要靠得住,也不至于这么多流民涌进京里。</p>
流民能不能得到安置,还是要看武穆王。</p>
武穆王也不是傻子,这么多流民没钱也没粮,要怎么安置?</p>
朝臣们一合计,就打算优先将幽军的军晌发了,甚至还从别处的军晌东挪西凑,多出了三成军晌,补偿武穆王。</p>
另外从湖北,河南等产粮大地,调了一批粮食送往北境,数量虽然不多,但也不能没有半点表示。</p>
朝臣们虽然想将流民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武穆王不管。</p>
但也不能做得太寒碜了。</p>
不过调粮这事暂时不能提,不然会出乱子。</p>
虞善德一一回答流民们的各种问题,半点也不带含糊。</p>
流民里也有了一些有才学,懂成算的人,方方面面问清楚了之后,一群人凑在一起,七嘴八舌一合计,觉得这也算是一条活路,京兆不开城门,不放粮,他们干守着,一样饿死,倒不如去北境谋一条活路。</p>
武穆王肯收流民,韶懿郡主也在北境,再怎么也比等死强。</p>
虞善德道:“明儿上午,官府的救济粮就会发放下来,届时城里的官绅们,会在城外设粥棚,临别的一顿饱饭,算是为诸位送行,官府会派兵过来把守,诸位切记不要哄抢,闹事。”</p>
流民们一听,临行前还能吃一顿饱饭,大多都热泪盈眶,激动不已。</p>
虞善德看着这一幕,心下恻然。</p>
是齐六小姐、宋三小姐,唐五小姐三人,联同了京里相熟的各家募银凑粮,请窈心堂出面赈济灾民。</p>
有些人家是真心善心,之前不愿冒头,是因为流民太多,救济不过来,有窈心堂出头,自然愿意慷慨解囊。</p>
有些人家,想要借机为家中的女儿谋个好名声,也愿意出钱出粮。</p>
还有一些人家,是听闻朝廷要将流民迁到北境,担心节外生枝,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出点钱粮,把流民打发走了,也能安心。</p>
不然大批流民,聚集在城外,连觉也睡不安稳,就怕搞个什么**,起义什么。</p>
总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流民总归能吃一顿饱饭。</p>
虞善德回到家中,直接找了虞阁老。</p>
虞阁老年愈六十,留了一把花白胡子,听他说了来意之后,掏了掏耳朵:“你说什么,再说一遍!”</p>
虞善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叔祖父,我在翰林院呆了三年,也该正经谋个差事了。”</p>
虞阁老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你进了翰林院之后,很受陛下器重,你已经升任了翰林院侍讲,熬一熬可以直升正五品侍讲学士,甚至是正三品掌院学士,翰林院是你的脚踏石,最多十年你就能直入内阁,成为阁老,前程不比你二叔差。”</p>
这些年来,虞氏族里出了不少人才,虞善德不算太起眼,他能受朝廷重视,是有些恰逢其会的机遇。</p>
但令所有人跌破眼珠的是,他能稳得住这份皇恩浩荡带来的机遇,并且凭着自己多年来,稳扎稳打,打下来的坚实基础,积厚薄发,很快就在翰林院站稳脚跟,为自己开拓了一条平步青云的通天大道。</p>
在他的设想里,虞善德只需要在翰林院熬十年,虞氏族又将再出一位阁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