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 :继续往下(2 / 2)

但是问题是这里的空间仍然是一片虚空。都很薄的烟雾,没有星云。更加没有中间的那些陨石碎片。第二舰队拥有2万艘作战母舰。如此庞大的舰队,要想在空间内停泊。就必须要有适合的空港,才能让舰队靠岸。衣服在空港里面。随时等待出击。</p>

但60光年的位置没有任何可以当做空港使用的。大中型陨石,小行星碎块儿。没有这些物质就无法形成临时空港舰队,也就无法在当中进行驻扎。于是林东下令自己的超级运输工程母舰。从人马座距离这里大约十光年的位置。</p>

从那里使用引力光波。将几颗大型陨石小行星传递过来。这些小行星至少拥有几十公里的直径。一般一个超过50km直径的小行星就能作为临时空港。在他上面可以建立一个。多角形的环形空港停留地。母舰就会系泊在这些停留地上。</p>

所以为了2万艘作战母舰需要50km直径的小行星至少要有。500个。每一颗这样的小行星,可以系泊停留大约。40艘战舰。这样算起来。就是两万艘战舰。而且还需要一颗尺寸更大的小行星。他的尺寸要至少超过150km。</p>

这颗小行星主要是为舰队的中央指挥舰提供停留地。林东的每只中央舰队的分舰队。都有自己的中央指挥舰。他的中央指挥舰虽然赶不上各位地方长官的城市级战舰。但至少也能够达到。中等城市一级。</p>

所以需要一颗直径绝不小于150km的小行星。这种小型星在银河系当中可以说遍地都有。因此上工程母舰,从远处用引力光线传输过来一颗小行星。但引力光线推动150km的小行星。只能推送到人马座的周边,就无法再向银河系凹陷空间推动。</p>

</p>

这段距离再往前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工程母舰,同时发射引力光波。牵引着这颗小行星进入到银河系凹陷空间的四千多光年内置。把它固定在4000光年位置的中间。舰队的指挥中央指挥舰。才能到达这里作为停留地。按照这个计划,林东的工程母舰舰队推过来的小行星。</p>

将由银河系以凹陷空间里面的工程母舰舰队。把他吸入到里面。一直到达4000光年的位置。工程母舰把他安置在整个空间的中间部位。第2舰队中央指挥舰就停留在这里。四面包围着各种小行星,那上面都是舰队的分舰队。</p>

林东从大屏幕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他的提前的保护层已经做好。现在可以让他的探测器开始在4000光源的位置进行。探测。即便这时候发现有外星舰队从里面出来迎面碰上的也是发射节点单位。</p>

有了小行星基地做保障以后,第二舰队下令自己的母舰向空间发射大约4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这些发射节点单位密布,再长个恒星排列的环形轨道外面。监视着每一颗米面的恒星。距离他们平均距离都在1000万km。</p>

这是光波武器发射的射程之内。也就是说不管那颗具有卫星的恒星。只要他上面有了外星族群,舰队的异动。就马上会被探测器传递给发射节点单位。毋庸置疑的,就会遭来发射节点单位密集的光波武器打击。</p>

探测器随后开始扫描整个的第七层空间。这层空间直接越过了上面的两层。下面两层的空间林东认为。肯定和前面三层空间没有差别。探测器扫描第五第六层,七层空间。并没有发现具有星系的恒星。没有星系的恒星,就说明不会有外星舰队驻扎。</p>

所以眼前这个第八层的凹陷空间。这里的探测器已经感知到了带有黄色光芒的亮光。他位于整个环绕星系的。左边位置。黄色光芒眼光就说明那里有一颗大型大黄星。如果这颗大黄星拥有自己的星系。可以确认无疑,那上面一定有外星舰队。</p>

不管他的技术水平到达哪里,仍然都会是一只外星人的舰队。对于这组可能人都不会怀疑的,所以他命令第二舰队提前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准备迎接未知的外星舰队。果然没有出他的所料。左边那片黄色光芒里面出来了一只规模在2万艘战舰的外星族群。</p>

可是外星舰队还没有拉开自己的阵型。两百个亿的发射节点就朝着他们扑面而来。从四面团团的将这只外星舰队包围。而且空间压缩非常的低,使得他们无法马上大批量发射无人机。也就是根本不给对手还手的机会。</p>

这就好像是从黄蜂窝里头把幼虫卵拉出来一样。就算现在幼虫孵化成黄蜂。黄蜂飞都飞不起来,就会被消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