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章:背后一刀(2 / 2)

这是早就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一种空战对战的导弹模式攻击。一直沿用到现在,远征军的光波作战时代。</p>

因此上这样一来。爱心轴承在两侧空港基地上面的大约各自三万艘作战母舰的编队立刻遭到了。从背后发射而来的蓝色光波的扫荡,这就是冷冻光波。</p>

对方的母舰舰队采用正方形编队整齐的排列,在空港的上空严严阵以待。不过他们都是严阵以待的,对面银河系可能攻击过来的,对方的舰队。</p>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向中央星球的小行星基地上面派遣自己的无人机去增援前线作战。</p>

万没有想到从自己的背后发射来的这一大片湛蓝色的光芒,将自己的母舰最后三排全部冰冻。</p>

第四排的母舰现在能做的动作,只能是向前和左右两侧进行规避。不过虽然射频加速冷冻光波不如普通的冷冻光波的宽度更宽,但是他们的射速快,宽度足以覆盖整个的小行星表面。</p>

而且对方的攻击母舰机动能力也比林东的母舰机动能力高不了多少,所以无法快速逃脱,超速飞行而来的蓝色光波就被冰冻在整个的两侧基地上面。</p>

两侧基地上面一共被冰冻了,外星族群的母舰超过了60000艘。于是林中又命令自己发射节点,单位向对手这些被冰冻的母舰马上发射引力光线,将它们传输到自己的小行星基地周边,等待进行改造。</p>

对手和自己的技术等级相差了,几乎6到7级的水平,没有必要再对对手的母舰进行技术分析。而现在所需要的是将对手的母舰进行改造,改造所花费的能源费用很低,比建造一艘光波战舰要便宜至少2/3以上。</p>

而且这些外星族群的母舰都是长条椭圆形战舰和自己的攻击母舰,尺寸上也是大致相同,只要对其内部框架进行非金属结构加固</p>

以及加载上各种光波作战系统。</p>

再去掉对方已经安装的那些老旧设备,重新在对方的空间进行三倍以上空间压缩。这样就基本上将这六万艘外星族群的母舰改造成为新型的光波作战母舰。</p>

同时,为了增强母舰的动力,输出系统还要对母舰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将远征军使用的暗物质电磁推进系统。替换掉对方目前使用的光子推进系统。</p>

暗物质磁引力推进系统首先要比光子推进系统消耗能源上减少了一半,而且动力效率要提高了,大约至少150%。</p>

这样才能为光波作战提供更多的输出辅助能源,而光波作战动力系统也是采用了暗物质电池引力系统。只有这样的系统才能支持林东庞大的光波作战体系,维持他脚长的作战能力和水平。</p>

这样一来,对方星球本部左右两侧的外轨道上的小行星空港基地,六万艘外星作战母舰就被完全冰冻和转移走了。</p>

很快,星球本部立刻向两侧基地开始派遣新型的母舰增援部队。但很明显,增援部队的数量远远少于当初部署在空港基地上的外星族群,母舰舰队数量。</p>

增员上来的各自只有大约一万艘作战母舰。而从星球正面背后截面阴影里面飞出来一只舰队,总计约有三万艘作战母舰。</p>

</p>

林东从大屏幕里看到这支舰队,可以想象这是外星人从星球本部派出来对抗尾部包围的自己的舰队的。</p>

这支新派出来的外星舰队马上向前方发射了,大约有50个亿的无人机集群,这群无人机立刻兵分两路,从左右一开始,包抄林中的第一分舰队。</p>

不过外星族群还是没有办法。且不说林东使用的是光波作战武器,仅仅双方对战的距离,对手外星族群就显然是吃了很大的亏,自己的舰队刚刚进入到攻击形态,对方的冷冻光线直接照射过来。</p>

所以他前言大约两万艘作战母舰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冰冻在空间发射出来的无人机舰队,也不到30个亿的作战单位。</p>

这样一来,刚刚出炉的这只外星人的新舰队就已经伤亡过半,损失惨重,而且自己的无人机连一枪都没开,就已经被冰冻。</p>

让外星人更加困惑的是林东的发射节点,单位又向前推进了大约200万公里光线,直接覆盖到星球本部的空中。</p>

极低温度的冷冻光线,从星球本部的大气层外面照射进入了星球里面,使得星球里面的温度急速在下滑,整个星球背面开始快速的在地面截出来,大量的冰川。</p>

星球背面表面上的河流山川大地全部都被冻结,凝结起来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光景。</p>

林东此举就是叫星球本部背后的系统,无法增援两侧的外星族群的小行星空港,但林东不想消灭所有的这只外星族群,他认为这只外星族群是一只最好的奴隶族群。</p>

恰好远征军现在正是奴隶需求的高峰,自己缺乏更多的劳动奴隶,所以林东对现在争取外星族群已经早就改变了方式方法。</p>

即便是这只外星族群,对自己的舰队进行顽强抵抗,只要将它们俘获之后,还是会放过他们大批族群。因为他需要劳动奴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