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章:无法突破(2 / 2)

就是想利用自己无人机舰队的总体数量优势,用自我牺牲无人机的方式突破远征军红外光波。坐在一些其他外星族群舰队的里面,也是经常的出现的一种常规战法和打法。</p>

面对外星舰队这种属于常规常见的打法,于是同盟舰队立刻命令自己的发射节点,单位加强红外光波的拦阻密度。</p>

由于现在的红外光波拦阻密度的加强,外延的温度也瞬间提高到超过两亿度。而且密度方面又形成了一道半固态的外延,飘散体。</p>

这样就给对手的冷光子炮造成了更大的穿梭障碍,使得冷光子炮在整个外延方面就会消耗掉巨大的冷温度,使得它能够深入到红外光波核心位置的长度,大大缩减降低了他可能穿透红外光波防御体系的机会。</p>

外星族群也似乎看穿了这一点。采用了几个轮进攻的波次都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非但如此,自己已经有大约两万个亿的无人机填入了红外光波炽热的海洋里面。</p>

现在他们原有的大约七万个亿的无人机舰队集群,只剩下不到四万个亿。</p>

而对于仅仅是外围外延,这到半固态的飘散体,这些无人机都没有能够进行突破。</p>

仍然全部都被遮挡回来,已经损失了更多的无人机。在林东的判断当中,这个时候外星人舰队应该会向自己的族群里面补充新的无人机,这一次补充,按照外星舰队所发射的第一波次机数量的估算。</p>

他们至少会补充大约四万个亿的无人机集群,以确保自己在无人机冲击优势上保持最大优势。</p>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想办法突破远征军红外光波建立的防御体系。</p>

冲杀出来一条通道,使得自己的母舰舰队能够逃离这里的危险。</p>

林东随后命令自己的同盟舰队在发射大约4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立刻补充道,两侧阵线对于敌军的突击行为加大防御力度。</p>

与此同时,在命令自己舰队的所有发射节点,单位向内部进行压缩,极大缩小外</p>

星人包围圈的面积,让她们的回旋余地更加的缩小,这样可以减少外星母舰对周边发射无人机的空间。</p>

由于外星舰队想要利用自己超多的无人机数量上的优势进行对光波屏蔽系统的突破,所以他们需要弹射更多的无人机,但需要弹射更多无人机,哪怕是无人机在空中二次进行分裂变形,也需要足够的空间。</p>

当然,林东向内命令自己的同盟舰队压缩防御包围圈,目的就是不给外星人足够的展开空间,让他们发射出来的无人机,无法在空中最后在进行布防,由于密度过高,无人机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折叠布防。</p>

这样一来又会极大的降低了对手发射无人机的总体数量,使得它们总体的数量不能够太过于密集,否则的话就会出现相互之间的挤压和碰撞,最后导致自己无人机舰队没有。发动攻击之前就会出现内部的混乱和损失。</p>

包围圈,因此上按照林东的要求加大了,向内推进的距离,把包围圈,进一步缩减,由于红外光波形成的包围圈,体系的特点包围圈,越越向内部靠拢,它的外延温度,也就越会靠近对手目标的,阵线。</p>

而由于内部外星族群发射的无人机总数量实在是过大,已经超过了十万个,一堆积在整个的包围圈里面,所以外延的温度很快,将最外层的无人机舰队彻底的融化。</p>

外星族群刚刚发射出来的大约七万个亿的无人机舰队,加上前方剩余的四万个亿,总计11万个亿的无人机舰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度展开,就遭到了扑面而来的强大外延温度的袭击。</p>

瞬间三万个亿的无人机就在空间四面八方开始快速,正发挥发到了整个的太空里面,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一来,刚刚凑齐的十一万个亿的无人机,舰队,瞬间就,又将回到八万个亿左右,也就是说,前面的无人机舰队已经完全消耗完毕了。</p>

虽然现在损失了三万个亿的无人机舰队,空间上确实得到了一些缓解,能够部署下来,刚刚发射出来的七万个亿的外星无人机舰队,于是他们立刻调头四面八方,开始对包围圈的内层进行撞击性突击。</p>

很明显,这些无人机的内部都有自己的大型降温系统,所以可以让自己撞击到红外光波上面,之后在进行附着利用自己全身的这些极低温度的降温系统来破坏红外光波</p>

但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穿透5000公里的半固态外研体系,穿不过去的话,就会被外研体系首先阻挡在外部,根本接触不到红外光波的内核。</p>

这也就导致了外星族群的舰队一波一波的被红外光波仅是外炎的温度就完全的融化在太空里面。</p>

经过这样的几次来回的争夺,外星族群的无人机舰队,最终还是被又一次压回到核心阵线里面包围圈,随后又向内部进行推动拓展。</p>

现在整个包围圈的距离已经从原来的大约有300万公里的位置压缩到不到50万公里?。</p>

这样小的空间位置再也没有办法向外补充集群化上万亿的无人机集群了。</p>

而目前外星族群所携带的无人机护航编队,早就从11万个亿暴跌到仅剩下两万个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