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章:分析破解(2 / 2)

林东上一次使用了一艘工程母舰,采用自身引力光线照射小行星外壳,磁力线结果遭到了反制。</p>

而且还导致这艘工程母舰被撞击爆炸,这一次,林东通过这个教训,他想到如果要是这样的话,我使用一种可以架空发射引力光线的方式。</p>

就算是让他的科伊博带里面的引力磁碎片冲击我的这个发射装置。而我的发射装置则没有任何的固态行为,可以让他这些磁力碎片穿过我的发射装置。</p>

这样等同于引导这个科一博在里面的磁性碎片,向自己指定的方向飞行。</p>

由于他这个磁力线组成的柯伊伯带的宽度达到了亿光年的水平,想要彻底消灭这些磁力岩石碎片,看来是短时间内不可能的,所以可以打开一个小型的缺口。</p>

在使用像非金属矿石这样的支撑结构,把这个缺口支撑起来,由于磁力线体在整个科伊博带的内部是完全进行相互排斥的。</p>

这是磁石引力的一个特点,属于同级相斥,异性相吸。</p>

所以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将整个通道不断地向外扩张。</p>

最后穿过这个一光年左右的柯伊伯带的中间部分到达星系的内部。</p>

想到这里,林东把自己的计划转告给了科学院,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利用固态非金属矿石研究一种支撑结构。</p>

将这种非金属矿石搭载在整个建立出来的通道四面,形成一个支撑体,保持通道的固定。</p>

三院通过多次的实验发现,只要将非金属矿石打造的结构体两端进行不同同级的设置。</p>

就会进入通道以后,行程和通道内的其他磁力岩石碎片形成相斥的磁力作用。</p>

</p>

就好像是一台扫荡的清扫机一样。他扫荡的地方都会推离开这些磁力岩石碎片形成一条宽带。</p>

再沿着这条宽带部署,更多的非金属矿石打造的双向磁力框架。把整个宽带支撑起来。</p>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道宽度,可以达到1000公里的宽度的一条穿越通道,一直通向柯伊伯带的星系内部。</p>

按照这个计划开始进行实施,首先是前方有一架无人机挂载一个平行的大型非金属矿石打造的固定推动平台。</p>

这座平台的整个正面和两端都是正反磁力线。无人机利用自己内部的动力系统,不断的加大磁力线的旋转,可以进行不断的左右调整,使得磁力线永远和柯伊伯带里的磁性性碎片保持磁性相对。</p>

词性相对相同,就是等同于相互排斥。利用排斥力的作用,形成了之间的通道,然后再将后面的支架马上支撑上去。</p>

但是由于这种方式的结果就导致无人机无法穿越这道宽度在一光年的科伊伯带,他只能利用自己的动力进行推动飞行。</p>

由于前方的推动,平台的作用导致无人机的飞行能力下降到只有光速的50%。</p>

也就是每秒钟15万公里的速度。要想穿过这条亿光年左右的柯伊伯带。无人机至少要飞行两年以上的时间。</p>

这个计划看起来虽然是很完美,但时间上的消耗让林东感觉到有些难以接受。他觉得如果要是使用超大功率的大口径光子炮攻击。</p>

不知道能不能打开这个带有磁力控制线的柯伊伯带。但是通过专家组的测算。即便是使用超过500毫米的超大口径光子炮攻击,也无法直接穿透这道意光年的磁力线组成的柯伊伯带。</p>

加上光子炮的速度非常的快,无法连接它的尾迹轨道,就无法建立后续的支撑结构。</p>

可是林东到现在还是在冥思苦想着外星人,究竟是怎么进入到这个星系里面的?</p>

难道他们就不惧怕高强度的磁力线磁场吗?。</p>

就算是不惧怕高强度磁力线组成的磁场,你也要驾驶自己的战舰,穿过这道一光年的小行星碎片。可是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穿越呢?</p>

想到这些以后林东又命令三院再次对手里面拥有的球形族群的母舰进行详细分析,看看他这些母舰有没有什么可以通过柯伊伯带的手段。</p>

三院只能按照林东的分析,进一步对对手的母舰再次进行详细的拆分。这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p>